第一百四十三章 分钱(二合一)
2008年1月1日,北商大学,4号教学楼104多媒体教室。 屋子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息,不止因为过阳历新年,还因为今天是健身房分红的日子。 “你们说那红布底下是什么?” 讲台上摆着一个被红布罩起来的物件,有人想掀开看看,不过都被旁边守着的高森和蓝灵给制止了。 “月饼?” “你们家过年吃月饼?” 智商不在线的这位被集体鄙视了一下。 “我猜是金条。” “扯吧?那么多金子得多少钱,把咱们卖了都不值。” “总不会是钱吧?” “别说,还真有可能哎,通知开会的时候不是说今天出财报吗?” “不可能是钱,一万块钱还没个黑板擦大,要是钱的话桌上那摞少说也有二百万了,咱们哪能挣那么多。” “……” “森哥,撩开看一下呗,就一眼。” “半眼都不行。” 不管台下如何撺掇,高森和蓝灵都不为所动,之前他们看到里面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可是惊了半晌,再看下边人抓耳挠腮的样子,反倒是有种莫名的开心。 少顷。 张十三、莫莉、王小溪鱼贯而入。 刚刚他们去做了一件很不符合学生身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情——送礼。 送礼的对象是郑副书记、付处长等几位学院实权领导,借口以创业社的名义祝贺老师们节日快乐,但是钱都是健身房出的。 莫莉和王小溪负责送,张十三负责搬。 东西就是一些比较稀罕的进口水果,虽然贵了一些,好歹也是水果,老师们推托了一番也都收下了。 之所以做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是因为按理来讲今天的股东大会是应该请院领导来参加的。 毕竟开业之初他们确实提供了不少帮助。 不过由于接下来的会议过程有点惊世骇俗,也怕他们见财起意,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于是就一个都没请,而是换成送点小礼物联络一下感情。 最后进来的王小溪顺手关上门,看到三人进来,大家也知道正戏该上场了,各自在座位上坐好。 虽说今天是以创业社的名义申请的活动场地,但是来的人却只有健身房的股东——创业社和健身房二者有时候密不可分,有时候又泾渭分明。 作为实际管理者,莫莉负责开场。 “除去开业的那次不算,今天是我们正儿八经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几年的议程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总结今年的成果,二是对明年的规划,第三保密。” “下面有请蓝灵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年的财务情况,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莫莉的主持经历很多,表达上总有种学校晚会的风格,好好的股东大会弄的跟村支部选举似的。 好在大家更关心挣了多少钱,让欢迎就欢迎,让鼓掌就鼓掌,也没人挑毛病。 “先说好别打岔啊,谁要是打岔等分钱的时候就把他排最后一个。” 蓝灵上场的第一句就是警告,为了这次汇报她可是准备了好久,之前每次报账都有心急的插话,实在是把她搞怕了。 见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后便干咳了一声,打开ppt开始做汇报。 “自从10月27日开业以来,合伙人健身共有股东25人,募集资金10万元。” “10月份收入14万,支出17万。” “11月份收入38万,支出6万。” “12月份收入15万,支出3万。” “……” “三个月合计收入67万,支出26万,结余31万,按照合同约定结余金额50%的比例分红,总共分红15万5千元,按照总共200股计算,每股分红775元。” 随着蓝灵的汇报进度,ppt上闪现出一个一个的数字。 每出现一个数字就是一片惊呼,直到最后出来分红比例,整个教室都沸腾了。 按照775元每股的分红计算,之前入股的500元翻了1.5倍还多。 从开业至今满打满算三个月零五天,换算成收益的话,年化大约在460%左右,秒杀一切理财产品。 而且这个分红还是持续性的,只要不退股,一直到毕业之前每年都会分钱。 其中不乏有跟高森一样入股1000元的人,算下来这学期的学费都挣出来了。 至于总共拥有健身房80%的股份张十三三人,他们的分红金额更是让人羡慕了。 “钱稍后会发给大家,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明年的发展计划。” 张十三换下了台上的蓝灵,作为合伙协议里约定好的实际控制人,大家还是很给面子的,稍微躁动了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这学期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们是第一年开业,所以收入比较多,但是会员们办的都是年卡,最快也要明年十月份才到期,期间我们还要负担他们健身的所有支出,所以明年的收入肯定达不到今年这么多。” “再者11月份因为跟动感合伙人竞争胜利的原因,营业额意外爆发了一下,明年碰上这种事情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明年的预期收益肯定不会超过今年,大家有想转让股份的可以联系我。” 众人被张十三冷不丁的闪了一下,接着就是哄堂大笑,傻子才转让呢,郭祥瑞几人的教训简直不要太强烈。 “之前在群里也看到大家有想做其他项目的想法,所以我提议咱们内部成立一个投资基金,所有有创业想法的股东都有资格申请,只要通过大家的决议,投资基金最多可提供不超过50%的启动资金。” “初始资金由健身房的结余资金组成,有人想入股的也可以跟投,我们内部不做限制。” 投资基金只是名义上的说法,成立一个基金可是比开一家健身房难多了。 按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是没有法人资格的,不过却不影响其成为其他企业的股东,说白了还是走的合伙做生意的路子。 而且以大家在群里讨论的来看,股东们的创业想法几乎都局限在奶茶店,咖啡厅之类的传统店面,并没有涉及到网络、工厂之类东西, 所以风险其实并不大,最不济到时候按照股份投票,只要草台班子三人组中的两人不同意,这个提议也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