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出发去宿营
既然谈妥了价格,买房子的事儿就简单的多了。 张十三把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张世祁和公司的法律顾问,只待办好手续之后他来付钱就行。 当然主要的工作还是律师来做,张世祁就是个跑腿儿兼职打酱油的,以他目前的能力,还cao作不了这么大一个单子。 张十三的用意就是想让他跟律师多学学,马上就要当店长的人了,好歹要懂点一下做事的流程。 虽然跟想象中的情景也不一样,不过张世祁依旧很积极,特别老实的跟着律师跑前跑后。 一方面是张十三的成功给了他足够的cìjī,年级轻轻就身价千万,对其他的东西他可能不了解,但是一个2000多平米的房子值多少钱他可是清清楚楚的。 另一方面则是有李小花在鞭策着他,虽然李小花年龄不大,学历也不是很高,但是三观却是比张世祁正得多,也能管的住他。 张十三倒是挺为张世祁高兴,丝毫没有觉得堂哥变成一个妻管严有什么不好的。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有李小花这么好的女朋友简直就是张世祁三辈子修来的福气。 连高森都对李小花赞赏有加,真要说起来他俩天然就是对立的,能让对手称赞足以说明她的优秀。 张十三让李小花在健身房上班就跟古时候皇帝在大将身边派了一个太监做监军一样。 虽然监军的职位没有多高,但是却肩负着钦差大臣的职责,所以也是举足轻重的角色,真要是得宠的,连将军都要好声好气伺候着。 不过李小花丝毫没有皇亲国戚的自觉。 高森给她安排的职位是前台。 因为前台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收款,除了财务之外,前台是公司唯一能接触到钱的岗位。 之所以这么安排高森和张十三都是心照不宣,只有李小花还有点懵懂——就算她再聪明,对于这种从来没接触过的潜规则也不能一看就明白的。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更要分清楚。 张十三懂这个是因为听得多见得多,有过很多经验教训,高森则是因为身后有他爹帮忙指点。 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其实是一件很高风险的事情。 一边是友谊,一边是利益,大部分人很难做到不偏不倚。 朋友合伙做生意,搞到最后往往就成了一个2选1的游戏。 平时这种例子可是多了去了,正儿八经的开公司还好,毕竟有协议和公司章程约束。 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那些合伙开店或者其他的小本生意的合作。 不是认为分配不均,就是觉得分工不对,或许因为一点小事,就种下了隔阂的种子。 张十三和高森都挺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 为此,当时决定合作的时候,张十三特意分给了高森一部分管理股。 而高森让李小花当前台,也算是投桃报李,表míngxīn迹。 奈何李小花根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丝毫没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总觉得拿那么多工资却干不了多少活有点儿不好意思,有什么事都会主动帮忙,最后差点把保洁的活都给抢了。 所以有这么一个勤劳又懂得感恩的女朋友盯着,张世祁再想跟之前似的那么混日子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十三对此倒是乐见其成。 虽然他不是很相信勤劳致富的道理,他固执的认为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这个原来的真理已经过时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认为李小花和张世祁的勤劳和努力是一种很靠谱的行为。 其实也是张十三顺风顺水惯了,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句话说在天上呆久了,就会变的不识人间疾苦。 张十三的情景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只有勤劳和努力可以用来积累资本,只有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追求。 其实张十三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只不过他自己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努力当回事儿。 不说之前他一个人撑起一个辅导班的经历,哪怕是现在,他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处理公司的事情,丝毫不敢懈怠。 从创办七色阳光以来,只有即将开始的这次郊游,算是真正的休息。 他自己也知道劳逸结合的道理,所以把事情甩出去之后,就开始专心准备出去玩的事情。 没想到几天不在,公司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果然是职位越高,越是清闲,或许是因为工作都背其他人给干了,他自己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行,根本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还没出发,就悟出了这么一个大道理,张十三对即将成型的摩旅郊游更加期待了——能见到各式各样的人物,也是一件挺开心的事。 创业者一定要学会留意身旁的每个人,说不准什么时候对方就能给自己提供点帮助。 跟刚上大学的时候相比,他的交际圈已经扩张了不少。 先是通过林雅萱认识了邓佳怡,又通过邓佳怡认识了胡虎和张世久。 然后胡虎给他介绍了安志远,最后又通过安志远买到了苏总的房子。 或许传说中的人脉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当然在这些人际关系志宏,张十三也不是完全依靠外力,不停索取的,他也在交往之中展现了他的价值。 通过胡虎介绍买了一辆摩托,还在张世久那里拿了三辆车。 虽然每辆车的单价都不高,但是薄利多销这个道理绝对可以用在大部分交易上面的。 而且之后张十三再买车的话,首先想到的肯定还是张世久,这算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生意。 至于安志远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一个专业的财务顾问,爱评网的财务梳理工作都是交给他做的。 有的人对人脉这种东西无比热衷,有人对人脉这个词语不屑一顾。 其实真要说起来,两种人的思维方式都太极端了,张十三上辈子就经历过这两个阶段。 涉世未深的时候,看多了鸡汤文和成功学,于是把经营人脉、扩展人际关系当做生活中的圭臬。 而参加工作之后,因为分工太过明确,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章办事,这时候又将人际关系弃之如蔽履。 直到重生之后才发觉,原来人脉这种东西根本不需要经营,当一个人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人脉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 你帮我,我帮你,人多了之后就逐渐扩展成了一个圈子。 不管科技怎么进步,沟通方式如何改变,人类本质上的相处模式仍旧沿袭着古老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