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议
水浒大宋正文卷第128章教育教材的提议此时的却在乡里的学塾中,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与他并排坐着的还有袁涛,陆余和赵跃三人。 站在讲台上的则是细声细气授课的陶红云,正在教孩童们唱拼音儿歌。 袁涛三人面色古怪,一双目光在陶红云身上和木板的字母上来回扫视,有时面露尴色,有时嘴角抽抽地浑身不自在。 陶红云似乎有了兴趣,忽然笑着对讲台下坐着的二十来名孩童提问道:“和n,这些字母组合在一起,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怎么读呢?” “先生,我知道。”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举手,随后起身朗声道:“它可以读张大官人的张,也可以读成账本的账,还可以读着长辈的长。” 陶红云满脸喜气地夸赞一番,让他坐下。 则眼角余光瞟到袁涛三人俱都是一副陷入深思状态中的模样,心下好笑却也不出声打扰。 一节课完后,他将三人请到先生办公室里喝茶聊天。 “怎么样?你们昨天加上今天,已经听了八节课了,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沉默了好一会儿。 袁涛才吐口气,沉声道:“老爷的这种教法确实很好,让人识字快又发音准,有一套规范的教条,学生受益匪浅。” 陆余结结巴巴地道:“子安兄袁涛说,说的不错,的,的确好。” 赵跃却若有所思地道:“老爷的这种教法就相当于给了孩子们一把钥匙,而掌握了钥匙,就可以随意地去打开门锁。从前我们的教法,等于是直接把孩子们带到门前,打开门让他们进。其中虽然直接了许多,但却需要人指引和带路。” 哎呦,这家伙有两把刷子。 对他点头道:“不错,你说的很好。孩子学会了汉语拼音,那么只要手里有相应的教本,他们就可以自主学习,而不必始终依赖别人的灌输。在我的理解里,你们当先生的应该是多把孩子们引向正道,教育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不是花费大量心思教他们识字。” 袁涛忽然问道:“老爷手里可有教本?” 摇头:“没有,我找你们来,就是想跟你们说一下这件事。我想请三位助力,帮我完善这一套教本,把儒家经典选出一些成语出来,组凑成一本成语教材,全部注释上汉语拼音。这样,你们教书的时候就可以拿成语去引经据典地讲故事,把其中的道理教给孩子们。” 赵跃问道:“为何不找文章注释?” 笑道:“小孩子们识字都困难,怎么看得懂生涩拗口的文章?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等他们掌握了汉语拼音,学习了成语教本后,再学习文章不迟。这世上的神童天才毕竟少数,大部分孩子还是需要普普通通地教育成长的。” 袁涛感慨地道:“此举若能推广出去,老爷功德无量啊。” “那就需要三位助我成事了,将来若能青史留名,三位也能流芳百世不是?” 这时代人的目的大多数就是功名利禄,除此外,就是追求名声享誉古今。拿这话去怂恿他们,顿时就让他们心思浮动了,满口答应下来。 “对了,有首词请你们帮我看一下。”趁机从怀中取出一柄小巧折扇,递给最先伸手坐在中间位置的赵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