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成就感
现在带头研发许多民生、军事的前沿项目,即便不能量产也没关系,只要东西造出来,再让人去一步步深入研究,总归是能进步的。 尤其是化学、物理、数学被他安排专业人员,结合古人的著作进行简化翻译,形成能普及出去的理论系统后,尽管跟后世没法比,但依然是作用巨大的。 至少,学子们在通过初步学习后,能利用公式和理论进一步思考了。 就比如三角函数和圆周这些算术,这时代没有人会吗?不,不但有人会,而且研究的比这个穿越者还要深入。 只不过这些会的人大多敝帚自珍地闭门自己研究,就算写出著作,也是用深奥晦涩的语言来述说,根本就不能广而告之地传授出去。 而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的著作,通过阿拉伯数字和公式,用简易明了的连百姓普通人都能看懂的语言文字翻译出来,在学校里专门开课教授孩童。 后世的中国科学为什么上不了金字塔的顶端,很大程度上跟古人的著作习惯有关,一个简单的道理非得用深奥的语言文字去述说,恨不得别人看不懂从而显示自己的牛逼。 这跟儒家文化里的糟粕不无关系,被新朝廷管辖的官报多次批判,认为这种敝帚自珍、把简单复杂化的思想毒害了社会,不是造福于民,而是祸害汉家文明。 官报提倡新汉学,鼓励学者们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交流才能进步,才能研究出大学问。资费一些当代的学者们把著作进行简化翻译,资助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出类拔萃者就被调进皇家科学城中享受高等待遇。 现在的中华帝国,颇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气象,新的技术、器械、文化著作层出不穷,把社会风气也仿佛带回到了昌盛唐朝。 北宋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程朱理学”这个封建时代禁锢百姓思想的巅峰理论,百姓们的风气大多沿袭唐代,这从穿着和习俗就能看得出来。 夏天时候,女人们虽然不至于露出半球,但也会露出脖颈和锁骨交接的白皙肌肤以展示美,穿纱衣、纱裙更是富家小姐们的追求,只不过不如唐代那么透明罢了。 这时代的人以白、润为美,而且也惊奇地发现,宋代百姓的肤色并不像后世那般黑黄,是一种偏白的淡黄色。从肤色上来看,越往南边,肤色越深。 而且,百姓的身高也不矮,女子普遍在一米五以上,男子达到一米七的身高很常见,越往北,百姓身高越高,体格越是粗大。 据猜测,这应该跟西域人种混入中原有关系,单从人种上看,经过五胡乱华后的中原汉人已经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汉人了,乃是东亚和中亚混血。 自东汉末年混乱开始,汉人的人口就因为天灾兵祸等原因急剧减少,三国鼎立时只有四五百万户。而到了五胡乱华后,北方汉人十室九空,南方汉人只残存三五十万户,也就是两百来万人。隋唐以后才有了人口暴涨。 的肤色,跟这时代的一些富家公子比起来,其实是算黑的,那些人才算是小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