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吾之气质,盖世无敌
张上本以为自己见多识广,大神、至高神,中枢大佬,全都了解他们的套路。 自身又手握富可敌国的财富,自诩装逼术冠古绝今,可今儿才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 宋明帝显威,吾等佩服佩服,唯有俯首称臣,仰望至尊逼术。 李国笠今年五十岁,曾担任我国电影集团制作总监,也算上流社会一员。 尤其厮混于演艺圈,绝对见闻广博,可今天这事……他看了看怀里的银行卡,真没脾气了。 唐人发展不易,为拍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拉投资,如今有钱上门,制作经费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拍了。 朱曦换装的时间有点长,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古装戏。 飘散的青丝长发梳成俩分叉辫子,前头留着斜流海。 一身裘皮裙子以红色基调为主,分内外两层,外层是稍厚的白布质罩裙,很短,内层是纱制半透明褶皱中裙,满满的古代风味。 整个人看上去娇俏可爱,古灵精怪,和前世印象中杨咪演的唐雪见形象气质有八分像。 “很不错。”李国笠稍稍撇了一眼说。 人家老公在旁边看着,又是投资你公司的大老板,得注意影响,不好评头论足。 接着从办公桌抽屉里将剧本拿出来递给朱曦说:“你看一下吧,挑一段唐雪见的词试戏。” 顿了顿,思索一下提醒:“你这个角色有不少打斗镜头,吊威亚是常事,不恐高吧?而且风吹日晒的,可不好受。” 烂话说在前头,别到时候受不了苦,又他妈拿钱买我脾气,我是受呢?还是受呢? 钱好拿,演艺事业不好发展,拍不出好片,哪有人给你送钱? 姑娘客气地说一声“谢谢”,拿过剧本说:“不恐高,我练过瑜伽和部队格斗术,打斗应该没问题。” “……”张上只觉脖子里一股凉气窜上来,“你什么时候练过格斗术,我怎么不知道?” “现在知道啦?”姑娘赏给他一个意味深沉地娇媚眼神。 张同学缩了缩脖子…… 咱虽然练过形意拳,但实际是花花架子,谈不上战斗力,遇到被打仗的大哥们训练过地朱姑娘,自觉认怂比较好。 李国笠有点无语,再次小心地提醒说:“我们是拍戏,不是真打架,到时候下手可得悠着点。” 拍打戏几乎都会有误伤,遇上那种下手没轻没重的,戏没拍完,人先住院了,腕儿大的还得赔人家大笔医药费。 “我懂的。”朱曦笑笑,拿了剧本开始琢磨人物性格,剧情背景等等。 李国笠不急,乘此机会和俩煤老板套近乎,但电话却响了。 一瞅来电显示,脸色就一窒……杨咪。 赶紧朝张上说:“不好意思啊,我接个电话。” 张同学点头,老李就跑了。 其实早十多天就开拍了,但内定的女主杨咪因为早先接了的档,人家剧组不放人,弄得女主角没了下落。 这些天唐人正跟的剧组商议呢,好说歹说,还是没下落。 此刻杨咪来电话,要么还是不行,要么就是同意了。 可现在角色必定要给朱曦,杨咪要是同意了,这事怎么搞? 李国笠很纠结,但电话必须接。 “小咪啊……啊,哦?”老李勉强笑笑说:“红楼梦同意把你借我们剧组了啊?其实,这事,那个……” 在演艺圈厮混,人品不好可以,无非朋友少一些,但情商必须高,杨咪是人精,一听老李支支吾吾,就清楚有变故。 “杨导,是不是有人看上我的角色了?” “嗯,那个……我也想把角色给你,但人家背景硬,惹不起。”李国笠哼哼呼呼说。 “哦,有多硬?”杨咪轻巧地问了一句。 “太硬太硬。”老李在心底衡量,寻思一下煤老板的手眼通天,连魔都文化局的老大都能动用,最后讲了这四个字。 “……”杨咪无语,死也让我死得明白些,“太硬是有多硬啊?” “煤老板,魔都管文化的老大。”李国笠懒得推诿扯皮,报了名头,有种你就干掉他上位。 “哦。”杨咪不淡不寡地回一句,想想说:“可不可以先不要定角?” “这……”老李作难了,清楚杨咪不死心,要争,“人家就在我这儿呢,只能拖住半天时间。” “她叫什么名字?” “朱曦。” “哦。”应一声,挂了电话。 张上见李国笠接了个电话回来,有点脸黑,心里疑惑,但也没多想。 演艺圈能火的没有哪个是简单角色,身后没人罩着,光靠“牺牲”是不成的。 比你会牺牲的多了去了,没有谁能让大爷们一直保持新鲜感一直对你上心,都是尝尝鲜的事,过后能再联系就算有余情了。 交易不长久,我们要谈感情。 煤老板群体里不只有男的,女的也不少,其中有一位特别有名。 后世火爆的高小琴原型,号称高铁一姐,挂着我省*委员身份,慈善大家,名头超级多,背景更牛,听其绰号就知。 家境贫寒,早年丧母,七十年代敢顶着“投机倒把”去各家收鸡蛋,到县城卖,发了小财。 之后政商关系搞得好,包火车运煤,成为煤老板里的一号人物。 最牛得是人家开的会所,连张上都去过。 但凡能入会的都是社会顶层名人,即便张黑金要入会,也得经过严格审核,还必须有其他最少三名会员的推荐。 为啥这么严? 因为人家得审核你的“逼格”是否与会所的气质相匹配。 气质是什么玩意? 张上曾问过吕钟楼,他是琴嫂会所的常客,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据说国际鼎鼎有名的奢侈品牌lv,会给不开车的员工每月发放两千块打车费用,还必须用完才行。 原因是lv不允许员工坐公交和地铁,逼格不够,拉低公司的品牌气质,有损形象。 光是这么一条,张上就对琴嫂的会所服气了,更别说人家提供的高端服务……虽然没享受过。 但据说,只要你的“气质”够,国内一二三线小明星就不说了,连岛国下海的当红片姐都能搞来。 张上曾怀疑琴姐和孔令王认识,国内好像也只有老孔和山口祖交好,可以运作这种事情。 但是,搞这种买卖,忒他妈下流,不忙你的国际主义事业,搞下三滥拉皮条,实在有损“至高神”形象。 没证据的废话不多说。 这两年钱多,煤老板们兴起投资文化产业的风潮,以此来追求高逼格,弥补外人眼里文化水平的不足和暴发户形象。 琴嫂也一样,投资了古典名著电视剧,进行大规模选秀。 演技差一点不重要,人一定要嫩,要美,要有感觉……剧组号称小花旦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