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君王之刃
已经来不及处理蟑螂了,蟑螂群无疑会在硬化混凝土前破土。那里距离己方阵线的距离非常近,其强酸对于以金属为主的泰伦人类建筑无疑非常致命。 劫掠者和火蝠走出基地,在硬化混凝土地面上待命,准备拦截即将破土的蟑螂群。 对副官而言,增加胜利的概率才是首要目标。目前能够阻挡雷兽群冲锋的只有行星要塞和地堡,如果蟑螂把这些东西损毁严重的话很有可能直接导致这一场战斗的失败。相对而言,牺牲掉的士兵对副官而言只不过是战争报告上的一个数字,如果这个数字能够换来整场战斗的胜利的话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火蝠上前一步,对着铁质砂石层一阵猛喷,砂石在高温火焰的作用下迅速玻璃化为半透明的晶粒,晶粒和晶粒之间相互融化,形成一块整体结晶。这虽然不能阻止蟑螂破土而出,但是却可以很有效的减缓蟑螂的破土速度延长人类部队的反应时间。 蟑螂顶着火蝠的火焰破土而出,随即被劫掠者的震荡榴弹打了当头一炮。事实上,每只蟑螂破土而出的时候都有三到五枚震荡榴弹砸到它们的脸上。 随着蟑螂群破土数量越来越多,火蝠的阵线开始渐渐后退,好几台火蝠装甲被蟑螂的酸液击毁。等离子燃料罐爆炸开来,把周围变成一片火海。火蝠和劫掠者同属CMC-660重型装甲,其密封性不是常规CMC动力装甲可以比拟的,高温的等离子液体无法渗入CMC-660的内部,更无法直接对内部的成员造成伤害。动力装甲的内部冷却装置满负荷工作,排出了大量的高温气体。纵然这样,动力装甲内部的温度也上升到了六十摄氏度。装甲内部的士兵大汗淋漓,但是仍旧在机械地执行系统下达的命令,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蟑螂的奇袭部队给拦截在这里,为了完成任务,一切东西都是可以牺牲的,包括自己的生命。 和劫掠者的“动能泡沫”相比,火蝠的“铁人装甲”更加适应这种高温环境。而劫掠者承受实体弹丸的能力强于火蝠,而火蝠装甲能够耐受高温环境,并且能够很好地抵御划伤和酸液腐蚀。劫掠者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开这条战线。远处传来雷兽群的咆哮和震天的炮声,雷兽群已经冲到了距离前沿阵地两公里左右的地方。隔着两公里似乎能够感受到雷兽群踩踏地面所传来的震动,那可是上百吨重的重型陆战生物,它们本身就是生物进化中的巅峰,更是强横到极致的存在。 火蝠和劫掠者开始往后退,因为蟑螂群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如果现在把部队留在外面面对雷兽群无异于送死。攻城坦克和行星要塞的炮管已经红热,雷兽群正在被密集的炮火轰炸。但是这种等级的炮火对雷兽群还是有些乏力,雷兽的骨板能够吸收绝大部分的弹片和冲击波,如果不是被炮弹精确命中的话很难被重创。这可不是游戏,攻城坦克不能指哪打哪,六个机枪兵也不能甩爆大和。 寡妇雷内置的聚变反应堆迅速过载,小型聚变堆芯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烧尽了内部储存的所有聚变燃料,化作一场巨大的爆炸,炸起了一阵冲天的沙尘。爆炸正上方的雷兽被整个儿给掀起来,一只右腿被整个炸断,相对比较柔软的腹部被炸出来一个巨大的血窟窿,肠子和血液流了一地,在荒凉而又闷热的戈壁滩上晕成一片。 炮击并没有停,在密集的炮击下雷兽群开始出现减员。跟随雷兽冲锋的中小型异虫单位被冲击波震散,被四溅的弹片贯穿,被炸起的高速石子打成筛子。在这种程度的正面战场上,小型异虫的存在感真的有些薄弱。密集的炮火几乎封死了这片战场上的每一处角落,让那些脆弱的小型单位难以生存,刺蛇群因为移动速度不及跳虫和雷兽而被远远地抛在了阵线的后方,但是这也使得它们没有受到炮火的波及,保住了一条性命。就目前而言,雷兽的威胁最大,所以炮火必须优先照顾雷兽才行。这就给了刺蛇群可乘之隙,刺蛇群开始分割队形,向着侧翼移动。这样一来,炮火的群体伤害就难以一次性干掉大量的刺蛇。 副官并没有理会虫群的小动作,雷神之锤号缓缓下降高度,偏转力场打开,侧弦炮重新向地面挥洒出致命而又炙热的激光束。雷兽被这激光束击中,甲壳迅速被烧焦洞穿。但是甲壳被洞穿仍然无法彻底杀死这陆战巨兽,有一只雷兽被以比克斯火炮正面击中后又被雷神之锤号命中两次仍然在无畏地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