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最佳拍档(二)
进球后的覃鹰,仰天长啸,他张开双臂,做滑翔状,围着王弋昊转圈圈。 王弋昊很是蒙圈地往回走,你这是,你是比王还能演? 覃鹰也很蒙圈,我进球了,丫的,我们扳平比分了好不好,你们给点反应好不好?你们这表现得也忒淡定! 谭海瑞在那大喊,给覃鹰泼水;“你们演啥呢!赶紧回来,还踢不踢比赛啦!” 杨帆远也很认真地眨眼睛,表示同意。 “喂!士气,士气你懂不懂!”覃鹰追上王弋昊,捶他的肩膀,大声吼。 王弋昊翻白眼,他抬头望天,一边走一边念台词:“王,不喜欢进球,王永远喜欢下一个进球!” “说得好耶,鼓掌!”杨帆远热烈鼓掌。 杨帆远心想,这句台词有哲学味道耶,老爸的书柜里,是哪本书来着,有句话跟这句很像很像! 看着这样一群奇葩,覃鹰无语,他有些怀念过去的团队了,静默着朝本方半场走去。 周雷拿起足球放到中圈,他看着陈鸿宇,轻声道:“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个大个子第一次上场,就跟十号配合这么好?” 陈鸿宇懂周雷的意思,他刚刚造成失误的那次回敲中路,是平时训练练得很纯熟的套路,之所以会失误,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和训练并不一样,周雷为了躲那个18号,在跑位上做出了调整,而自己没有,还在刻舟求剑。 陈鸿宇不说话,他知道周雷会接着分析。 “就像解数学题,有同学刷了几十次,拿起笔,只要是类似的题型他都会解。”周雷开启学霸模式。 陈鸿宇点头,这就像他同周雷一起配合了几年,二过一的时候,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对方跑到什么位置。 “可是有一个没刷过题的同学,他拿起题目,就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去解,知道用什么方法最合适。这说明什么?”周雷问陈鸿宇。 “因为他已经懂数学了呀!”陈鸿宇脱口而出,“你是想告诉我,他们两个人是懂足球的。” “知道球往什么地方传最合适,所以就跑到最合适的地方去接球。那个大个子和十号,非常专业!这还只是他们初次连线!” 周雷有些担忧,要知道,最佳拍档,可不仅仅是指在一起配合得久。 很多人在同一个俱乐部一起踢很多年球,也未必能配合默契,就因为双方对足球的理解不在一个层面上! 拍档,可不仅仅是通过传球跑位训练就能提升默契度。 要组成最佳拍档,两个人的天分,以及对足球理解的契合度,这些都很重要! 是的,足球是需要理解的! 所以,当初周雷下决心要踢球的时候,周爸并不反对。 周爸只是给他举了一个高中同学球踢得好,却能凭纯文化考卿华大学的例子,来告诉儿子,足球不仅仅是用脚踢,更需要用脑子去理解。 爱动脑的周雷,遇上爱分析的陈鸿宇,这是他们的幸运,几年的最佳拍档生涯,也会成为他们弥足珍贵的回忆。 但是,少年是会长大的,兴趣也可能发生变化。 最近半年,两个人对足球的理解渐渐有了分歧。 周雷主张做一件事专注一件事,该学,学;该踢,踢;该吃,吃;该睡,睡。 陈鸿宇却认为在高科技的未来,足球也会被科技改变。 最近半年,他一直沉迷在各种科技小发明和VR足球训练系统的捣鼓中。 训练,吃饭,睡眠甚至学习,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他们两个人在比赛场上的配合,现在,更多的是依靠多年养成的习惯。 但是,习惯有时候是致命的,比如刚刚的回传,就被一直拼命奔跑的谭海瑞截断,直接导致球队丢球! 而对方的黑大个和十号,他们看起来,是从来没在一起踢过球,仅仅就凭借他们对足球的专注和对传接球的理解,就自动连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