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六十生花
易流年大声说道:“今个儿由我们哥俩儿给大家表演一段师兄弟问答,希望大家喜欢。” 林弦惊:“闲话少说,马上开始。” 易流年:“请问师弟,师兄我在学宫学习,发现很难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如何是好?” 林弦惊:“我家的地得扫了。” 易流年作懵逼呆滞状:“.……” 易:“再问师弟,俺赶脚学文比学武还难,那么吃什么可以补脑呢?” 林:“简单,吃亏。” 易:“.…..” 易:“敢问师弟,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穿秋水,现如今天气渐凉,有一种寒冷叫做什么?” 林:“忘穿秋裤。” 易:“.…..” 林:“四问师弟,卖萌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林:“看长相。” 易:“.…..” 易:“世俗界中,有些老人为什么会诬陷扶他们起来的人?” 林:“因为他们过去就是坏人,他们只是变老了。” 易:“.…..” 易:“真心请教,问世间情为何物?” 林:“无他,不过是一物降一物。” 易:“.……” 易:“请听题,女孩子总说世上男人都是骗子,如假设为真,她们该如何自处?” 林:“世上除了女就是男,既然男人都是骗子那就没必要抱怨了,小骗子骗一阵子,那就索性找个大骗子骗一辈子。” 易:“.…..” 易:“关于明天的事,除了算命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请回答。” 林:“关于明天的事,后天你就知道了。” 易:“.…..” 易:“愚兄还有一问,营造处大胜火灶房,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 林:“营造处大败火灶房。” 易:“.….” 自此,林易脑筋急转弯二人转名躁自在万象门。 接下来,轮到玉衡峰女弟子出场。但见风清隽抱一古琴走到广场中间坐下,宋霏霏和文茵分列左右,其他女弟子呈扇形将三人围在中央。 满场静寂中,风清隽纤手一拨,琴音骤起,铺垫之后,文茵随即展喉作歌,宋霏霏则带领众女翩翩起舞,却原来是一首古曲配歌舞。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传三千余年不曾断,居四艺之首无以撼。所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古琴,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三百六十五日,琴身下扁上凸,表征天地。琴体依凤身而制,七弦合五行、五音与君臣民事物五义,辅之以文武二道。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色法天地人和。 古琴,其音“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令闻者于不动如山之中或感受心如止水、清灵隐逸的出尘脱俗之境,或体味错落疾徐、沉降升腾的回肠荡气之意。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情动于里,以怡人心;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素有静神虑,悦情思,辨喜怒,绝尘俗,壮胆勇,愉身心之妙用。 但见风清隽左手按弦取音,吟、猱,绰、注、撞、复、起;右手拨弹琴弦,托、抹、挑、勾、撮、滚、拂。一曲下来以中正平和,谦虚淡静为主,方正含蓄、清微淡远,间或疾急高亢、激越昂扬,整个过程刚柔并继,清丽飘逸、灵巧多变,极富光彩。 而文茵嗓音清澈,仍保童声,兼具古意,歌声透明如珠,松脆如铃,明亮如磬,纤细如吟。 宋霏霏的领舞则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妙舞此曲神扬扬,天地为之久低昂。 一曲一唱一舞与曲词配合的相得益彰,不通音律的弟子也听得如痴如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一曲歌舞下来,余音绕梁,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