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激战襄阳(一)
人。 是一种感性动物,情绪上头,就会泛起热血沸腾的感觉,这种热血沸腾感觉的刺激下,往往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来。 赵琪也不例外。 他是人。 不是神。 听着阳城无数军民反馈回来的热切话语,头脑顿时一热,随即泛起了一个让无数朝臣都恐慌不已的想法来。 那就是前往阳城,看望阳城的军民。 御驾亲征,已经要了一干朝臣的老命,在要是亲身前往敌军就在城下的阳城,一干朝臣还不得恐慌死? 阳城跟襄城不一样,中间隔着一道长江。就算阳城城破,以长江天险守着,襄城也能保得一时平安,身在襄城的赵琪,也是无性命之危的。 故一干朝臣说什么,也不乐意让赵琪走一趟阳城。 跟朝臣不一样。 董天成却是赞同赵琪前往阳城的。 做戏要做全套。 既然喊出御驾亲征的话语,并且来到了战场一线,就要身临最前线,不然便会落下口实,经过两城军民的相互喊话,就是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到赵琪身在襄城,而不是身在阳城,万一明日北元大军故意用这件事来说事。 事情可就有些糟糕了,适得其反不说,还恐留下赵琪贪生怕死的名头,这有损赵琪的名声。 但一干朝臣的话语,也不是全无道理,战场无情,刀剑无眼,万一赵琪现身阳城,被北元大军暗算了怎么办? 两国交战,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是可以使唤出来的,这不是大侠之间的武功切磋,而是国与国之间的灭国大战,根本不讲什么君子道德,除非是宋襄公那样的傻子,才会在战场上面讲究情谊。 一旦赵琪被暗算,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跑不了,因此这件事,必须谨慎对待。 该如何对待? 替身。 董天成的脑海深处,忽的泛起了这么一个词汇。 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替身代替赵琪前往阳城,在赵琪坚持前往阳城的情况下,唯有使替身这一招。 与此同时。 身在阳城城下的北元大汗忽必烈,此时的心情,也不怎么好。 今次出征南宋,就没有一件事情是称心如意的,听闻南宋新君登基,北元大汗忽必烈以为自己只要点齐兵马前往襄阳城走一趟,新进登基的南宋皇帝,就会忙不迭的派来求和的使者,继而就有无数的钱财物资,送入他们的军营。 这也是无数北元将领及朝臣们的想法。 毕竟南宋给人懦弱的感觉,太久了,久的都有些习惯了。 但是万没有想到。 这一次,竟然碰了定子,听闻北元大军进犯襄阳城的南宋新君,根本没有议和的想法,甚至还领着数万大军,亲临了战场。 正因为赵琪亲临了战场,北元大军才在今日白天,发动了一系列的猛攻,妄图攻陷阳城,继而顺着阳城与襄城之间的浮动浮桥,趁势杀入襄城,上演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 可惜。 除了扔下数千具己方士兵的尸体外,进攻的北元大军,是没有任何实际性收获的,如此便让一干北元大军泛起了巨大的惆怅,下意识的联想到了四川正同样遭受北元大军攻击的diaotai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