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秦汉逍遥王在线阅读 - 第229章 话不投机吕娥姁

第229章 话不投机吕娥姁

    颜硕回到家里,当天傍晚,祝燕就赶到广陵城来了。一身棕色麻衣,头发凌散地披在肩后,腰里还系了一条虎皮制成的腰带。整个人看上去,慈眉善目,很容易接近的样子,怪不得动物都对他没有防御之心。

    颜硕此前只是见过祝燕,但映像并深,此次才仔细打量起他:“你就是善于驭兽的祝燕?”

    祝燕笑道:“正是,杜师兄跟我说,掌门要我过来看守仓库?”

    “对,对,不过不急,先住下再说。”颜硕吩咐庞文:“他叫祝燕,今后都要住在家里了,他不仅善驭兽,还是十二墨侠之一,武技高超。就先安排他住在后院的边厢那间干净的房间里,日常用度不可少,吃饭和我一起。”

    “好的,主人。”庞文一听是十二墨侠之一,顿时对祝燕恭敬起来,连忙应道:“我这便将被盖拿过去,给祝兄弟把床铺好。”

    祝燕住到了后院,仓库里的一切,甚至家里的安全,颜硕都非常放心了。转眼间,新年过去,但天气依然寒冷,也做不了什么。颜硕每天就是逗弄祝燕带来的四条狼。

    祝燕确实善于训兽,他来广陵时,自己一个人就进城了,两他带来的四条狼则是在晚上自己翻城墙进来的。

    还有一对鹰,也是他根本都不用管。他自己到颜硕家里住下后,鹰便自己飞来,落在颜硕家的房顶上。

    这种手段,让颜硕都大为称奇,更让颜硕惊奇的是祝燕调教饲养的那对鹰,也不知是什么品种,青头苍脖,暗金色的翅膀,黝黑的双爪。

    祝燕甚至可以驱使那对鹰来往铁矿上给杜奇送信,送完后还有带着杜奇的信再飞回来。

    两个多月后,冬雪渐止,春风送暖,大地回春。小龙山农庄,陵村已经开始了大春耕。颜硕调了五千人分批赶到陵村,帮着苏让,黄顾他们春耕。上万人齐上阵,硬生生在春播前将一万五千多亩土地翻耕出来,并播种下去。

    而周边的四千多亩山坡荒地,丘岭林地,就只能常驻陵村的人自己开垦了。不过因缺水,只能都种红薯。

    如今的陵村,村民就有四千多人,原来调配来的三千五多百人,后来,陵村本村人陆续又回来了四百多人。村舍房屋已经大部分修缮一新,远远看去一片繁荣景象。

    小龙山学校的学生这次也参与了春耕,春播,这些孩子们虽体力尚弱,但实践与学习相结合,也让他们学到了许多东西。

    春播结束,训练基地的军校也完工,第一批学员正式开学。

    军校的校旗直接选用了老韩国的四爪云龙战旗。当战旗缓缓升起,迎风招展,第一批四十八名军校学员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四十八名学员都是以前参加过战斗的韩国旧部的士兵。这面战旗他们太熟悉了,为了这面旗,老韩人前赴后续,不知死了多少人。

    今天,他们能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这样的环境之中学习如何带兵,如何打仗,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颜硕自然是要到场的,不过他在军校里的讲话却非常简短,站在校旗下,颜硕心里也很激动,眼前的这些学员,将来可能都是战场上的勇将。

    辛苦劳累了这么久,总算能有一些帮底了,他环视cao场里的每一位学员,然后大声说道:“你们!进入军校的每一位学员,都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有的军纪军规都写在条例里面了,我不再复言。

    我在这里,只说一句话,希望我们所有的学员,能在学校中树立忠诚、勇敢、团结、荣誉;求真知、砺军魂的良好风气。毕业后,能成为我们征战一方的将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这将成为我们军校的校训。

    同时,我还希望大家能明白,我们在这里费尽心思,花费近百万钱,建起这所军校,让大家在这里学习训练的目的,那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韩国,甚至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所以,我希望,你们将来学成之后,能成为真正的勇士,成为能担负天下百姓期望的将军,成为推翻大秦暴政统治的铁血先锋。”

    啪,啪啪!

    颜硕的话并不长,但还是引起军校学员一阵热烈的掌声。

    军校开学了,颜硕也算了结了一桩心事。他只能建个舞台,至于怎么表演,那就得看张良他们的了。

    回到广陵城后,颜硕又轻闲了下来,偶尔到两个农庄里转转。去得最多的是陵村,陵村现在已经成了后勤保障的最大基地,不仅有能提供粮食的田地,还有生产焦炭的炼焦厂,生产纸张,印书,制造纸甲的纸甲厂,还有养殖场,鱼塘桑田。

    可以说,下一年能不能让不能打一个翻身仗,能有足够的粮食吃,有足够的铠甲,兵器陵村都至关重要。

    这一天,颜硕刚从陵村回来,就看到吕娥姁又坐在他前院的石桌边上。

    见他回来,吕娥姁冷哼道:“几个月没来,你这里规矩倒是多起来了,连我都不能进后院了?”

    颜硕也走到石桌前,在她对面坐了下来:“当然不是,可能他们没完全理解我说的话,我说的是没有我的允许,不能进后院,不能进我的餐厅。吕家大小姐我是允许进入的嘛,庞文呢,我直接跟他说一下,以后你就畅通无阻了。”

    “这还差不多。”吕娥姁白了颜硕一眼说道:“我这次来,听说你在广陵城里开了五家粮铺,怎么了,是嫌我们吕家销售粮食不够快,还是价格让你不满意了?”

    颜硕笑道:“都不是,我在广陵城里开的那几家小粮铺,全是为了百姓着想,想帮一把那些日子艰难的人家,我定的粮价只是稻米,麦粉的半价。

    而且还采取了凭身份验传定量供应的方式,目的也只有一个,不让居心不良者大量购去高价卖,我的出发点只是想让大家都能吃得上饭,不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