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工程人员这一生
办公室通知我,让我去领工程师职称证书。说来惭愧,毕业七年才混到中级职称,本该两年前就拿到的,结果因为自己不上心,耽误了两年。这一耽误,属于一步错、步步错,以后每次升级,跟同学们比,都会相应晚两年了。 对目前生活和工作表现出的的散漫和懒惰,跟自己的书呆子性格密切相关。总觉得这辈子不该踏入工程行业,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奢望找到个适合自己的事情。 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就这样犹豫不决,就这样无所适从。七年过去,除了年龄和体重增加,其他方面收效甚微。 设计室的小伙子们让我请客,纷纷恭喜我评上工程师。从心里来说,我是不愿意的。大家一年下来,还了房贷车贷,除去家庭开销,剩不了什么钱。况且,我拿到证书的那刻,并无半点高兴。但想想一年到头,小伙子们也都不容易,正好今天不是特别忙,就在群里下发通知:中午在公司附近餐饮一条街,请各位吃饭。 群里立马炸了锅,不知谁打出一句“董哥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接着被每个人复制重发一遍。除了室内设计人员,我还邀请了其他三个室主任。都是公司元老,虽然没多少私人感情,但毕竟是多年的同事。 平时的午饭,几乎都是各自吃着外卖,有米线、盒饭,也有自己带饭的,头天晚上提前准备好,第二天带来公司,找个微波炉加热,省钱又干净。带饭的多半是女同事,讲卫生,也有那份心思。 如今很多城市里,写字楼和办公区,附近都有餐饮一条街,针对白领,每天基本只买中午一顿,各大餐馆或外卖生意相当火爆,送外卖的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可以想象,一到中午,每个城市千千万万白领,放下手机和电脑,有的端着盒饭或饭盒,有的像蚁群一样,拥到小餐馆。这是他们习惯的午饭时间和方式,他们需要快点吃,因为午休时间通常比较短。有时候工作紧的时候,会吃的很焦躁,甚至没时间吃午饭。并不是老板催他们,而是单位制度和手里的工作推着他们往前赶。 这是一种体制化,仅为了填饱肚子,大家习以为常,很少去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每天这样吃午饭? 今天中午,带着一群馋虫,在一家川菜馆坐了满满两桌。公司政策比较宽松,不像体制内那么严苛,所以我下令:“难得请大家吃顿饭,下午手里事情少的,可以喝酒。” 一点半,大家基本散去,只剩下一室的室主任。他重点本科毕业,业务水平也挺强,平时不怎么说话,总觉得他是两眼乾坤旧恨,一腔今谷闲愁,带着一股忧郁。有点好酒,此刻已有了些醉意。 我请客,也不好意思叫他别喝了,就端杯茶坐他旁边。 他侧头对我说:“董乐,上学之前,我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玩。上学开始到高考结束,这十几年,老师、家长要求的只是成绩。成绩好,听长辈的话就行,父母们吃糠咽菜都愿意。有兴趣可以,但不能影响学习,有一点分散学习的注意力了,就果决地将我们的兴趣扼杀。长辈和老师们基本没有体会到自我实现的那种成就感,他们可能也知道,但觉得风险太大,跟着兴趣走下去,多半连生存都难以保障。所以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面对高考的独木桥,也为了我们能生存吃饭,狠抓学习成绩。现在的孩子更惨,各种培训班,各种恶补。我们那会儿,对人生有太多未知和憧憬,基本不可能坚定地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这样被简单划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标准只有一个,考试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