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拒绝
辞职是肯定的了。老板迟早会知道,是我抢了他建设局的市场,不可能容得下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说的真对。跟着老板快七年的时候,我开始接私活,进而认识吴天,想跳槽。难道职场也有所谓的“七年之痒”? 这些年被压在公司的提成,少说也有十来万。按照惯例,人走茶凉,辞职后,这些提成基本就打水漂了。得学以前辞职的同事们,走之前,跟公司“借”。 这就要考虑两个问题了。一是借多少,二是以什么理由借。 借少了,心不甘,借多了,老板又不会同意。按照这些年对老板的了解,我借五万最合适。再多的话,他肯定会发现我想辞职的念头。那他必然会装穷,宁愿不借,得罪我,随我怎么想。 以什么理由借呢?我的情况是,每个月还房贷、车贷,还有就是基本家庭开销,工资刚刚够。儿子交学费也用不了五万,儿子那幼儿园,一年学杂费,还不到两万。不像张教头,他儿子那幼儿园,一年十来万。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的确大。但只要不出意外,需要用几万的时候,不是特别多。想了想,只有忤逆一把,拿老爸身体说事了。老爸平时的物理治疗和药物,也确实需要花钱。 预料之中,老板简单询问之后,就让我去出纳那儿打借条。 五万到手,剩下的提成,我就不去指望了。张教头那十万,拖一拖,等几个私活回款,再还他吧。 给了程静三万,她也该为自己买两件衣服了。给父母两万,不能床前尽孝,只能聊表心意。这辈子,欠父母的,是还不清的。 八年匆匆而过,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阶段。从二十四岁到三十二岁,黄金般贵重的年华,就像吴天酒后念叨的“隋侯之珠”。换来的呢?含贷款的一套房子和一辆车,值得么? 回顾这八年,我有期待,有失落,五味杂陈。就像《枉凝眉》所说:若说无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为何心事终虚化? 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能有多少个八年。如果余生用来还清房贷和车贷,或者运气好,再买房买车,“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是不是就不枉此生了? 吴天约我晚上去他那儿喝茶。 他问我:“你觉得,余总他们那个投资公司怎么样?领导让我去当工程部部长。” 我说:“相当不错,如今政府项目基本都交给投资公司了。区里有好几家投资公司,掌控着项目和资源,是政府的小金库。权利大,油水多。余总那家,最有搞头。” 吴天说:“那家是我家老爷子分管。我不想去,但是余总非要劝我去,还说今晚请我吃饭,你等下陪我一起去。正好说说咱们设计公司的事,上次那个项目没中标,他答应后面给我们项目。这么久了,也没点动静,今晚问问他。” 我问:“为什么不去?工程部部长,多少人眼红这个位置,你当了部长,咱们工程设计还用求别人么?” 吴天说:“你不懂,我当了部长,进体制,我们几兄弟做事就受束缚,不能放手干了。” 我心里笑他的牵强附会,他真正的理由应该是两点,他不好意思说。一是老爷子怕他面对诱惑过多,把控不住,胡作非为;二是他喜欢看看书,性情懒散,自由惯了,不能接受体制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