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进场
我说:“哥,有道理。但怎么才能找到自己该走的路呢?” 吴天说:“我埋怨这个时代,但不得不承认,也该感谢这个时代。网络盛行,我们很容易获取需要的信息,很容易了解各行各业。有助于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如果你搜索一些演讲,当然,政客的不算,他们没几句真话。那些真正牛逼的演讲,比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十有七八都在说一个道理:追随内心的声音。如果还不知道自己心里想干什么,那就找,一直找,不要停下来。当然,这个前提是,三观要正。” 我问:“跟三观还有关系?” 他说:“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四种人,第一种,想不通,觉得走投无路自杀的人,这种人没有找到自己内心想干的事情,最后被恐惧打败。第二种,新闻里不时曝光吸毒的明星、权贵,这种人常常说自己有钱有势后,很空虚。其实他们也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终被欲望打败。第三种,麻木地干工作的人,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有个人爱好,绝大多数,都是这种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驱制。第四种,发现并从事自己喜欢的领域,成为行业领袖。前两种,都是因为三观有问题,所以酿成悲剧。” 我说:“总结的很到位,醍醐灌顶。” 他继续说:“吃喝嫖赌、纵情声色或者沉迷享乐,这些就是三观不正。看起来是想做的事情,其实呢?是欲望。” 我点点头。 他接着说:“每个人内心想干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何况人呢?但可以归类,比如一种树的树叶,是相似的。同理,不同的人,却可能喜欢同一个领域。领域是树,而人是树叶,树叶只有长在对的树上,才能健康生长。但荒谬的是,我们绝大多数树叶,都长错了树,还浑然不知。” 我说:“原来三十多年,我一直长错了树。本来是一片枫叶,结果被强行嫁接在了银杏树上。” 他笑笑:“按理说,找到内心想干的事情以后,就会一心扑上去。但事实不是这样,体制化和世俗的力量,太强大了,而且还得面对自己的欲望和恐惧,比如生存的现实。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内心的声音忽远忽近,摇摆不定。所以,我们还必须明白另一点,那就是生命是有限而且短暂的。只有同时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和内心想做的事,才会心甘情愿、废寝忘食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最终才会有建树,做出成就,不负此生。运气好的话,还能功垂后代,名播千秋。你觉得呢?” 听的有点沉重:“哥,你完全可以写本书了,绝对可以“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太励志了。” 他摆摆手:“先贤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这些听起来,会被很多人当成大道理,不能接受,说不定还骂我装逼。今天也就是咱们聊到这儿,我才说出来的,出书就不敢了。我只是喜欢活的明白的感觉,不想一辈子浑浑噩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