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干正事?
第二天一早,张教头开了两个小时车,我们到达水库。 刘辉跟设计人员不知什么时候,就在现场等着了。 赵部长很快也到了。 打过招呼,赵部长开始介绍项目情况:“以前这个水库刚建成的时候,没有考虑环湖路。但最近这两年,当地旅游发展迅速,水库也需要大力开发旅游潜力。具体的项目背景,包括重要性和必要性,你们回去翻看前期规划和可研吧,我就不再多说了。这条环湖路有效路面宽度八米,按等级公路设计。总长大约十五公里,其中五公里有路基,是连接水库上下游的交通要道。还有十公里没有路基,需要爆破挖山。” 张教头听的很认真,他问:“赵部长,这条路的清单,采用哪个行业的定额呢?” 赵部长说:“交通定额。” 这么关心定额,看来,张教头准备选开山新建了。 我问赵部长:“有没有地勘和测量资料” 赵部长说:“都有,没勘测资料,你们四十天肯定做不出来,回去我让人发给你们。只不过测量精度可能不够,目前只是满足可研要求。我让测量人员把现场控制点交给你们,你们安排自己的测量人员补测。设计和测量都由你们安排,大家会配合的更好一些。补测的测量费用,你们算一个给我,不要太高了,只是补测。” 我和刘辉点点头。 赵部长带路,大家继续往前走,准备去看看需要挖山新建的部分。 我走在最后,心里挺烦躁的。看着眼前这十来个人,他们此刻又是什么感觉呢? 在外人看来,我们是在“干正事”。 路过的山民不时看看我们,应该觉得我们衣着光鲜,工作高大上,指点江山,就像精英,让他们羡慕。 其实呢?只是一群不该干这行的人,为了利益,凑在一起商量方案。 挺荒诞的,几个人暂时被讨论占据了注意力,集体无意识,纯粹是在浪费生命。每个人提出的看法和意见,都是凭经验,没有任何建设性或者创意。 无非就是如何把两个亿的工程款安排完,而这两个亿里面,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已经决定了我们能分多少,跟能力和水平基本无关。 张教头问:“开挖的石方,应该运到哪里堆放” 赵部长说:“附近有两个空地,可以作为渣场,运距大约三公里。” 大家把大致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都不想继续往前走,纷纷提议下山。 分别之前,刘辉把我拉到一旁:“我约了那家长期合作的甲级院院长,晚饭后去拜访他,你去不?” 我说:“去。” 晚上八点,我和刘辉朝一家茶楼赶去,见那位院长。 车上刘辉说:“兄弟,关于环湖路的补测,你觉得该上报多少设计费报少了,不划算,报高了,投资公司领导肯定不同意,说不定还说我们贪心。” 这还确实是个问题。 我问他:“你觉得,请测量来补测,需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