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百二十章 出差(上)
不出所料,廖工的方案,得到了专家的表扬。 尽管也提出了不少意见,但基本都是“复核”,实质上,并没要求作大的改动。 评审会上,专家提问,廖工对答如流,舌战群儒估计也不过如此,很精彩。 大家都觉得很融洽,我和刘辉也觉得面上有光。 以前评审完,我几乎能跑就跑,悄悄溜走,会后不好意思陪专家吃饭。 但今天,我跟刘辉引着专家们来到餐厅,有说有笑,还主动敬酒。 当然,我没忘记廖工的功劳,真诚敬了他一杯。 我发自内心地佩服并且羡慕廖工,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前行。 此刻,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狱警请安迪他们几个犯人,在监狱屋顶喝酒的场景。廖工嘴角的笑,很像安迪。这杯酒,他当之无愧。 辞职后,我更习惯独处了。 也不受时间限制,常常信马由缰,一个人开车,去郊外空旷无人的地方,呆个大半天。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以前觉得阮籍有情怀,现在发现,很可能他是闲的。 在郊区,除了业主和程静的电话,我几乎不接其他电话。而信息,我从来不回。要么呆坐着,要么鼓捣词句。 草长莺飞,正是蓉城气候宜人的季节。 我不知道只有我这样,还是现代人都跟我一样。可能生活节奏太快,可能工作压力太大,总想逃离。逃离现在的生活,逃离身边的人,逃离烦心的事。 只是逃离的形式不同而已,有的游荡,有的麻将,有的电视,有的手机,有的电脑……不一而足,能找个寄托,能暂时忘掉自我就行。 想起三亚那位大学室友,他说压抑的时候,就会晚上去海边透透气。 有时候坐到晚上,还不想回去,甚至会跟程静撒谎:“陪业主喝茶,晚点回来。” 我这种不正常举动,只告诉过鸣玉。她说她挺理解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一天晚上,月华如练。我在南门郊外一个湖边,一大片草坪和柳树。 准备回家,打开微信,鸣玉问我在干嘛。 我拍了个小视频,说:“又在独自夜游。” 我说:“自己再这样下去,会不会哪天就出家了” 鸣玉:“真不好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过了好一会儿,她又发过来一大段:“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早点回去,晚安。” 一边起身离开,一边删掉聊天记录。 环湖路项目的送审稿,没几天就修改上报了,很顺利。 有天刘辉找到我,要商量点事。 他有点欲言又止:“兄弟,你那边最近不是很忙吧?” “对,本来没几个项目,都按部就班地进行。” “那我跟你商量个事。你也知道,蓉城这两年环保查的严,设计市场挺不景气,很多设计公司都在往其他地区拓展市场。我也不例外,而且跟你前老板一样,这两年在进军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我觉得你以后积累实力了,也会朝外面拓展,呆在区里,没多大前途。” “慢慢来吧,走一步,看一步。” “错不了,你以后肯定需要走出去。我目前遇到一个项目,在凉山州,一个采砂规划。公司设计人员忙不过来,我想请你牵头,先帮我做着,等哪个项目负责人能腾出手来,到时候你如果不想做了,就转交给他。你放心,按照公司提成标准,我再给你加一半提成。我不是非要这个项目赚多少钱,而是打开那边市场不容易。人家介绍这个项目了,第一次合作,就算不赚钱,我也要给人家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