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世王朝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二章:开三科取才纳贤士,无居所夜宿暗香阁

第三十二章:开三科取才纳贤士,无居所夜宿暗香阁

    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

    下定决心招募贤才后,慕容皓和宁子善迅速定下了大体章程。首先,慕容皓借鉴后世的历史知识,效仿古燕昭王,在城内圈了一大块地盘,筑一书院(高台没钱去搭建),名曰”黄金台“。又忍痛花费重金,把它打造的富丽堂皇。同时,昭告天下:愿与天下有学之士前来共讨学术。只要是有才学之人,皆可来此相聚。不论身份,不论地位,不论是何才,只要能为燕国三皇子解惑的人,皆有重赏!

    其次,宁子善也快速攥写了一份榜文,大意如下:“清河郡守,平南将军慕容皓,特此昭告天下:吾尝自学百书,古今之典,圣人书籍,亦多有涉猎。今居清河,日益严己,多识书典,文武杂学,了晓大义。苦于无良师解惑,多有不解之处。现求于天下有才学之士,若有愿与吾讨论疑难学识之人,可速来清河黄金台内相教授。不论出身,不论年龄,不论地位,不论所学。只要有些许方面长于他人者,皆可前来相聚!吾定倒履相迎!携手共学!”

    写好后,又交予军中士卒抄写几千份。随后,先派人在燕国境内贴满了,然后再慢慢的传到石赵,虞国,中原两汉。。。甚至于草原各部。此檄文一出,天下之人纷纷震惊,世家之人议论纷纷,各怀心思。虽然慕容皓这告示写的很隐晦,甚至打了好几个擦边球。但天下人又有哪个是傻子?一眼就看破了这张告示的真正目的,一时间各方暗动,人心思迁。

    洛阳。

    “师傅,您看这个!”一个童子跌跌撞撞的闯进了草堂,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告示,焦急地向堂上的老者喊道。

    “何事啊?怎么如此莽撞。”老者不悦的责备道。但等他接过告示来,只扫了两眼,便腾的站了起来。两眼放光,两手手不停的打哆嗦。良久,才长出了一口气,向堂下吩咐道:

    “徒儿,去收拾东西!咱们启程去清河郡!”

    雁门郡。

    “大哥。”一个兵卒小心翼翼的绕开了几个喝的酩酊大醉的匈奴人,轻轻拍醒了一个正在打盹的壮汉,立刻暗塞过去了一张折的很小的告示。

    “这什么啊?”那壮汉一边打哈欠,一边接了过来。揉了揉眼,等他看清了上面的字后,立马清醒了不少。皱了皱眉,又小心的把这告示塞进了自己怀里。小声问道,“你在哪拿的?”

    “我今天回村子,在道儿上偷偷捡了一张,”那兵丁四处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大哥,咱们去燕国吧!这并州早已是匈奴人的天下了,咱们天天在这受欺负,还呆在这干嘛?”

    壮汉闻言,低头沉默了一会,良久,才缓缓的点了点头,坚定的说道:“好!去吧咱们的弟兄叫来。。。”

    草原某匈奴部落。

    ”呆着干嘛!快干活!不想吃饭了?“马厩前,一个少年被草原贵族一脚踢翻在地。少年已经多日未进食了,费尽了全身力气,才勉强爬了起来。主人们看到这少年滑稽的表演,不禁乐的哈哈大笑。

    少年屈辱的低下了头,开始给草原骏马喂草料。突然,一个皱巴巴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是什么?少年疑惑的扒拉开草料,拾了起来。慢慢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种既陌生,却又熟悉的字体。

    ”赏。。。清河。。。“少年依稀的只认得其中的几个字,不过这也足够了。他记住了一个地名,清河!

    回首看了眼帐篷内,隔着帐篷,一阵阵嚎哭声传来,不断地刺激着他的大脑神经。他知道,他的母亲和姐妹们正在被主人们肆意把玩,而那些原本属于他的财宝,正在被主人们贪婪的分食。

    一个仇恨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里发了芽。而这封告示,就是让它破土而出的水分和肥料。

    此榜一出,天下寒门之子无不心动。他们其中有人苦于无出头之日,拿了告示,想来清河碰碰运气。但这毕竟也是少数的,更多的,则是在原地按兵不动。他们心里,有顾忌,有不屑,也有怀疑。许多世家子弟,则是出于种种原因而选择不去。比如家族不是燕国的,比如家里不想与慕容皓多有瓜葛的。因此,前往清河的人中,世家之人,远远少于寒门之子。

    发出榜文,又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清阳城才陆陆续续来了两百多人。这其中还参差不齐,有学文的,有学武的,有学医的,甚至还有大街上算命的,乱哄哄的,如同菜市场一般。

    慕容皓自然不能怠慢了他们,安排住处,照顾饮食,送这送那的。不管这些人里有多少是真有能力的,总得先把这帮人伺候好了,不然落下个照顾不周,轻视贤才的名声,以后谁还来投奔他?

    ”殿下,这是按照您之前拟定的科举制,最终定下来的考题。请您过目!“府衙内,宁子善恭敬的递上了一卷竹简。

    慕容皓点了点头,接了过来,但只是翻了两眼,就又放了下来。担忧的说道:”宁先生,考题什么的我很放心,但,你看啊,这次来的人,才两百多人。我们花费了多少钱财物资和精力?怎么。。。怎么才就这么一点人呢?“

    ”殿下不要太过纠结于这个了,“宁子善无奈的笑了笑,安慰道,”殿下,其实能来两百多人已经很不错了。恕臣直言,您在燕国虽然名声不小,但天下之大,又何止是一个燕国呢?天下有认识您的,有不认识您的,您要是要求所有人听到您的名字,就立刻赶来投奔,那也不现实啊!您说是吧?“

    ”。。。宁先生所言有理,“慕容皓虽然嘴上这么说了,但心里还是有点小沮丧。随手把竹简又合上了,递了回去,”文科考题,宁先生和梁先生看着弄吧,至于武科,弓射交由郭煜,步战交由孔威,骑术暂交于军中善骑者。杂学之科,主要以医药工匠为主,其余的可让章先生自定标准。暂时就这么多了,麻烦先生代为通传吧!“

    ”诺!“见慕容皓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宁子善在心里叹了口气,躬身应诺。

    清阳城,慕容皓打造的”黄金台“中。

    两百多人,今日被召集到了一起,齐聚于黄金台中。侍从们不敢怠慢,安排坐处,奉上好茶,一切都伺候的周全了。主事的人暂时还没来,人们便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谈话。其中不乏真才实学的人,但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人。有文士,有武将,有医者,有工匠,有世家,有寒门,来自天南地北,源于五湖四海,济济一堂。彼此之间也都不知根不知底,言语中也就多了几分客气。一时间,只觉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诸位!请安静!“又过了一会,突然一阵威严的声音传来。众人声音逐渐小了下去,都拿眼去找话来的方向。只见大堂中间的门缓缓推开,走出一名身着华服的少年公子,身后还紧紧跟着五个人。三个穿着文士袍,两个套着甲胄。之前说话的,正是那为首的少年公子。只见那公子笑着拱手抱拳,大声说道:”在下慕容皓,感谢各位大驾光临!“

    众人听闻,纷纷暗吃了一惊。之前都在猜测这北燕三皇子到底长个什么样。如今见到了本尊,只想不到这燕国的平南将军如此年轻!当下有些不了解慕容皓的人,已经在心生暗生轻视之意了:如此年轻,便身居高位,定是仗着他的皇子身份!想来,也就是个纨绔子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