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世王朝在线阅读 - 第233章:陈宪扫江南,杨铎下襄阳

第233章:陈宪扫江南,杨铎下襄阳

    陈瑞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世军,抹了一把满是鲜血的脸,他终于敢去相信,自己真的创造了一个奇迹。

    世军简单的收拾了下东西,就急匆匆的撤出了宜春。他们现在要和陈宪赛跑,也要和时间赛跑在。在世军赶路的同时,前线军报也一个接一个的递到了刘、狄二人的手上。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二人刚离开豫章境的时候传来的:在他们往丹阳回防的时候,陈宪的兵马已经于山阴再度整顿完毕,现在正在朝着吴郡发起进攻。

    这是一个看似安全的信号,它代表了陈宪似乎并无进军中原的意图,否则他要进攻的方向就应该是丹阳而不是吴郡了。吴郡并不是会稽,作为世军进攻豫章的大后方,狄无伤在这里留下了五千多驻军。虽然指望他们破敌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如果能尽力拖住陈军的脚步,那留给他们回援的时间将会相对来说宽裕许多。

    这五千人没有辜负刘仕闼和狄无伤的厚望,他们确实在吴县挡住了陈军的脚步——一天。

    在那个信息和交通都不怎么发达的时代,世军在宜春的暴行居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扬州,并在闲人们加油添醋的传播下越传越离谱。其速度比陈宪的动作都快。而陈军在会稽惩处恶贼、为百姓作主的美名也开始传开了。一边是屠城的恶魔,一边是济世救民的菩萨,吴郡百姓们在两者之间很快就做出了选择。

    就在世军苦苦守城的时候,吴县百姓们自发的组织了起来,从内部打开了城门。世军根本没想到,他们奋力去保护的人,居然会在背后捅自己刀子。陈军先锋见城门洞开,立刻呼啸而入。世军不得不放弃了城墙,退到城内与陈军展开巷战。在经历了一天的鏖战之后,世军主将吴桐战死,副将张宾被俘,其部五千余名官兵,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五千多人的生命,为世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一天时间。也就是在这一天里,奉命从南昌返回的萧平,率军赶到丹阳了。

    但此时萧平手里也没多少兵,从南昌带回来的,再加上丹阳的驻守郡兵,他能凑起来的也不过一万多人而已。而他的敌人却拥有近五万名士气高涨的将士,以及精良的攻坚武器。刘仕闼和狄无伤那边也传来消息了,他们最快也还要花费五天时间赶到。这也就是说,萧平必须要顶住压力坚守五天,才会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陈宪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再者,他已经从陈瑞那里得知了世军回援的消息,世军在和他赛跑,他又何尝不是在和世军赛跑?攻克吴郡之后,陈宪立即命麾下大将陈一献率三千骑兵出发去攻打丹阳的江乘,为大军进攻丹阳架好跳板。

    陈一献是陈军军中少有的年轻将才,从他接手陈宪交给他的三千骑兵开始,他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是一个使命,一个值得他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的使命。于是,他连夜率队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杀到了江乘,随后亲自冲锋在前,率部与守城世军血战。开战后仅耗废了四个时辰,江乘便落入了陈军手中。

    陈宪得知战报后大喜,立刻点齐兵马紧随其后。萧平得知陈军大举来袭的消息后,立刻将郡内所有的兵马全部召集回了宛陵城。宛陵作为丹阳首府所在,城池高大、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是绝佳的防御阵地。同时,萧平也是在用空间换取时间,他希望陈军能被这些城池给拖住脚步,最后再为自己、为赶在路上的世军主力争取一点时间。

    但他显然低估了陈宪,在得知各路世军都集中退至宛陵城后,陈宪马上明白了萧平想要干什么。当即下令:放弃其余城池,三军直取宛陵!

    这下萧平是彻底没办法了,只得硬着头皮加班加点的布置城防。陈军杀到宛陵城下后,连歇都没歇一口气,立刻就对宛陵城发起了猛攻。大军压境,狼烟四起,陈军依仗着精良的攻城器械和远程武器,将城上的世军打得头都抬不起来。在远程武器的掩护下,陈军迅速用沙石袋填平了城池周边的护城河。三声鼓毕,抬着巨盾、云梯的陈军慢慢的向着城墙逼去,看这个架势,大有一战下宛陵的意图!

    萧平亲自登上城楼,持弓射杀敌人,众人见主将尚且如此勇猛,自己更不能落后。众将士齐心协力,接连打退了好几波陈军的猛攻。陈宪见久攻不下,不由得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刘仕闼和狄无伤的世军主力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杀到,后方的补给线也一直在浮动,无法稳定下来。最严重的是,他手下的将士们从桂阳一路打到这儿,早已精疲力竭。现在完全是靠着封侯拜相的许愿所支撑着,如果再不攻克宛陵,陈宪就不得不退兵休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