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世王朝在线阅读 - 第242章:围困巴蜀

第242章:围困巴蜀

    益州,成都。

    “。。。据报,世军入扬州后,不仅与当地人秋毫无犯,还主动替陈宪偿还了之前巧取豪夺的粮草,此外,扬州各地的匪徒、山贼等也纷纷被世军招安,听说其中还有不少杀过世兵的反贼。”蜀国大臣冯景捧着前线密报,用沙哑的声音念到。

    “世军能有如此胸襟?!”坐在上首处一直闭目养神的孟轲猛地挣开双眼,不敢置信的问道。

    “额,那倒不是,”冯景尴尬的笑了笑,“这些被招安的人投降世军后,就基本上没消息了。按照世军的传统,多半是死光了吧。”

    “这才对嘛,”孟轲这才欣慰的点点头,“要是世国连这些人渣都收,那也不配做孤的对手了。接着说吧。”

    “遵命,”冯景接着念到,“荆州一带,这几个月来有好几个大家族都因犯了法而被抄家灭门,至于犯了什么法。。。臣等正在进一步勘察。不过听说世国新上任的荆州相是一个年轻人,叫袁载。这些大家族,基本都是栽在他手里的。”

    “袁载。。。不错,杀伐果断,是慕容皓的作风。对了,我们在荆州的探子和内应有没有受到波及?”

    “回陛下,没有。”

    “那就好,”孟轲闻言松了口气,“其他人咱们没那个能力去管,但我们的人,必须要尽全力保好!”

    “陛下圣明!哦对了,”冯景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杨铎将军今天是不是又上书了?”

    “是啊,”孟轲从龙案上拾起一卷奏疏扬了扬,苦笑道,“老说辞、老语调、老方法,加上今天,这已经是第八道奏疏了,还是千篇一律,没半点儿新意!孤这个徒弟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固执了,让人头疼的紧啊。”

    “陛下为何不准了上将军所言,趁慕容德南征武陵等地之际,再度偷袭襄阳?”冯景迟疑了一下,忍不住问道,“臣等愚见。。。不,是私下认为,上将军所提的战略,未必不可一试啊。”

    “。。。中原大雪纷飞,咱们蜀中今年却又没怎么下雪,”孟轲紧了紧身上衣物,起身离开了龙椅,边走边说道,“杨铎去年给咱们争取到了活命的口粮,这段时间来,赈灾的赈灾,发饷的发饷,早就没多少了。孤与几个大臣算过了,如果再出兵攻荆州,兵力绝不能低于五万。而现在全国的储粮加起来,也就只够大军数月之粮,更何况咱们还有其他军民要养活。”

    “冯爱卿,孤也想打啊,”孟轲和冯景走出殿外,望着外面阴郁的天空,无奈叹道,“只是孤总不能为了一郡之地,饿死全蜀中的军民百姓吧?”

    “陛下仁德,古人常说苦尽甘来,陛下的幸苦老天爷都看在眼里,今年蜀中定会有个好收成的!”冯景看着孟轲落寞的背影,赶忙好言安慰道。

    “报!”一名黄门官抱着三卷奏疏,一边气喘吁吁的爬上玉阶,一边大喊道,“陛下!陛下!阴平道马瓒将军急报!江州杨铎将军急报!且兰吴矩将军急报!万急!万。。。哎呀!”

    小黄门可能是没怎么看清脚下,扑通一声绊了个狗吃屎。但此时孟轲已顾不上惩罚他君前失仪了,三步并两步的跑到黄门身边,弯腰捡起其中一卷,打开后扫了几眼,脸色便唰的沉了下来。

    “陛下,发生何事了?”等孟轲把三封急报都看完,冯景才敢小心翼翼的问道。

    “。。。一日前,世军在武都、巫县、武陵三地同时增兵,”孟轲面色沉重的说道,“兵力三到五万不等,更严重的是,通往凉州方向的商路也被世国关闭了。咱们的商旅现在只能进不能出,所有的商税和储金也都被世国给吞了。”

    “什么?”一听到这个,冯景顿时急了,“那咱们今年才从凉州采购的十万石军粮。。。”

    “没错,”孟轲点点头,“都被扣在凉州了。”

    “陛下,世国如此无礼,这是在向咱们宣战啊!”冯景悲愤道,“请陛下下令,允许各部将官对世军进行反击,并立即抓捕在蜀中的世人!”

    “抓了之后呢?去和世国换粮食?你当他们傻?”孟轲毫不留情的呵斥道,“世国此举,就是在试探咱们!区区十万石粮草罢了,你真当慕容皓会为了这点粮食冒天下之大不韪?你前脚抓人,他们后脚就可以放了扣押的粮草和商旅!最后到头来,理亏的反倒是咱们了!”

    “那。。。“冯景被孟轲批得一世语塞,”那臣愚钝,还请陛下示下,咱们该如何去做?“

    ”上月平定健为叛乱的那三万兵马现在不是正驻扎在成都附近吗?一并调给杨铎,孤回头再从内府中调些钱粮,也顺去江州。世国新定荆州、扬州,这两个地方是他们最脆弱的地方,咱们只要在这个地方增兵,就足以让世国手忙脚乱几天了。切记不能主动,慕容皓就是想要我们先动阵脚,那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偏偏不动弹。孤相信,这十万石粮草在他们手上也是个烫手山芋,世国。。。迟早会先按捺不住的。“孟轲胸有成竹的说道。

    。。。。。。

    慕容皓这几天心情着实不错,短短数月,朝廷便连克扬州、荆州,天下除了蜀地和远在南方的交州外,基本大定。而他的工作量也开始越来越多,扬州和荆州久经战火摧残,百废待兴。而此时国家的人才储备又不够了,在新的科举到来之前,许多大事都必须由慕容皓亲自把关,才能将一切失误降到最小。

    所有待定的大事中,慕容皓最关心的就是益州方面了。由于地理因素,世国的一些探子和细作根本进不了蜀国朝廷的内部。对于蜀中地形,世国所掌握的地图还是几十年前汉朝人所绘制的,早已过时。现在蜀地某处又增添了几处栈道、又开凿了几处岩洞,根本无从所知。这也是慕容皓迟迟没有下令攻打蜀国的原因——路不熟啊。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皆平蜀不平。慕容皓在长安时,曾经亲自带队去秘密瞻仰过蜀地风光,那鬼斧神工般的山川地貌,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才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