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扬州意海患扰庙堂,君臣对闻督镇东南
书迷正在阅读:医见倾心:农家日子甜蜜蜜、重回八零:晚安,首长大人、生存从斗罗开始、初恋系统:病娇男神,求轻吻、快穿:妖孽男神放肆撩、寒月夜,妖孽欲成双、快穿攻略:这个男神太难撩、书中书之贴身笔仙、炮灰攻略:男神,药别停、快穿:拯救暗黑男主
听着宫外隐隐约约传来的打更声,慕容皓揉了揉眼睛,有些疲惫的放下了手中批到一半的奏疏。现在已经是三更天了,但他身旁却还堆着足足半人高的奏疏,等待他去批阅。从登上皇位的第一天起,慕容皓就已经把熬夜当成了一种习惯,特别是慕容德反叛事件过后,慕容皓就开始变得愈加多疑了。所以前不久,他特地下令,往后朝中不论大事小事,最后都必须要到他这儿来过审。自己不点头,这件事就不能执行!如此强硬的集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有不少重要的事情都被耽搁下来了,迟迟得不到处理。原因很简单,慕容皓就算再努力工作,但他说到底也是个人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有政事最后都要交给他过审,那大世朝的办事效率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说实话,面对如山的奏折和数不清的破事,慕容皓心里也有些后悔了,但狠话已经放出来了,要是自己还没坚持几天就怂了,实在是有点。。。没面子。慕容皓咬牙坚持了几天,差点累死在龙案上。最后还是梁桂等人心窍玲珑,觉得这不是个事,万一天子圣躯累出什么毛病来怎么办?当然了,这是比较官方的一个说辞,是劝给皇帝陛下听的。实际上,是梁桂他们实在受不了这种低下的工作效率了。本来大家干得好好的,您老人家非要来这一手,搞得大家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呢,原本的工作热情也都没有了。再者说了,您要是能一个人撑起一个朝廷,那还要我们干嘛? 在大家的劝说下,慕容皓在“被逼无奈”下撤销了这一决议。于是,朝政再一次回到了正轨。但事情却依旧很多。先前提了,世国建国初有三大隐患:北方鲜卑、西北尔禹、东南海患。现在鲜卑已平,北方异族也全都俯首称臣了,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世国在应对北方异族上,是下了本钱的。不论军队也好,粮草辎重也罢,每年,为了防备和进攻鲜卑、匈奴等异族,朝廷都要从国库中拨出至少四成的钱粮来。现在北方已定,世国的财政压力也得以缓解,慕容皓开始把重心从军事上转移到了农桑、商贾、水师建设之上。俗话说的好,有了钱就好办事,不管你是吃喝嫖赌还是为民做主,没钱你一件事也办不成。在他和文武群臣的努力下,天下安定,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土匪、乞丐、流民等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一天天的减少,商贾农桑发展迅速,南方沿海地区也有不少海外的商人慕名而来,这些都极大刺激了世国的财务增长。不知不觉间,世国已经从乱世的阴影中逐渐走了出来,宛如初春新生的嫩芽,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当然,不和谐的因素也有。三月初,新任扬州刺史谷应叹刚刚上任,就得到了一个不太愉快的消息:一千余倭奴水贼,就在谷应叹到任的前一天,突然袭击了会稽郡治所山阴以北的奉岬港。港内五百余世国驻军以及周边两千多百姓全部遇害,无一幸免。 谷应叹得到消息后不敢迟疑,先是差人备份了战报,快马送到北平。然后又亲自带队,准备启程去吴郡找时任水师大都督的柳晖。 柳晖已经不是当年的黄河水匪了,现在他是世国的水师大都督,水军中的一把手。当然了鉴于世国水军实在摆不上台面,所以柳晖这个大都督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说重要也挺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不怎么重要。世国凭弓马取天下,就是昔日打扬州陈国的时候,也是借了天时,很少用到过水师这一编制。但他现在人在扬州,扬州水面上出了事,他就必须要负责。所以谷应叹得到消息后第一个找的,就是他。 柳晖很客气的接待了谷应叹,谷应叹入堂坐下后,便迫不及待的把刚刚得知的战报一股脑的倒给了柳晖。柳晖十分认真的听他喷口水,还时不时的点头配合。谷应叹见状大喜,暗道这事儿有谱了。当即建议到:“大都督,既然您现在已经知道了此事,不知您何时发兵啊?下官愿随您左右,摇旗掠阵,为山阴奉岬港冤死的军民做主!” “呵呵,谷大人真是一位好官啊,”柳晖一边亲自为其添茶,一边笑着说道,“扬州百姓有了您这样的父母官,那可是八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啊!” “大都督谬赞了,不知您何时出兵啊?”谷应叹微微一愣,他可不是什么小年轻,他在爬上扬州刺史这个位置前,也是熬了近近十年的资历的。柳晖这句话一出口,他就察觉出不对了。这种客套的官话,往往都是婉拒的开始。为了不让柳晖顺着说下去,谷应叹也顾不上其他了,紧接着又追问了一句。 果不其然,柳晖脸上涌出一抹尴尬。思来想后,柳晖叹了口气,最终决定还是实话实说:“谷大人,容本督实言相告,此事,本督出不了兵。就算出了,也注定无功而返。您还是请回吧。” “这。。。这是何意?”谷应叹愣住了,疑惑的问道。 “这些倭奴,战船轻巧灵便,在海上如同轻骑兵一般,来去如风,”柳晖耐着性子解释道,“而我军水师战船,要么是当年陛下亲自画的巨型战船,要么就是后来俘虏的陈国和江南诸家反王的战船。小的战船不是那些倭奴战船的对手啊,而且出的兵多了,这些倭奴根本不会露头的,咱们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他们,难如登天。” “那陛下当年在邺城阅兵的战船呢?那些战船也打不过倭奴吗?”谷应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急忙问道。 “当然打得过,”柳晖点点头,但随即又摇摇头,“但那么大的战船,倭奴又不是傻子,他们会站在原地等着我们去打吗?更何况,这些战船,本督手上,只有五艘啊。” “怎么会只有五艘呢?” “当年陛下把图纸送到了青州,最后直到阅兵,一共也才只有二十艘。现在十艘在黄河大营,五艘在青徐二州以东,本督带下扬州的,就只有五艘。这五艘战船要是都拉出去打仗了,本土若有变,本督岂不是罪过更大?” 谷应叹被问得哑口无言,说到底他也只是个文官呐,哪里懂军事?没办法,谷应叹只好再度上书,请求朝廷拨款,整改水师战船。 这封奏疏得到了慕容皓的高度重视,他还特意抽空和梁桂等心腹商量了一下。虽然国家这些年也没省下多少钱(都拿去给慕容皓打仗了),但该用的钱还是不能吝啬。正好北方已经平定了,每年都能省下来不少钱,慕容皓大笔一挥,直接从这笔钱里拨出了一半,连夜运到扬州。 当然了,钱给你们,并不代表我就不管这件事了。东南沿海的海患从陈国那时候就有了,直到现在的世国,两代国家都一直不怎么重视,放纵的结果,就是它已经严重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据统计,东南沿海一带的水贼、倭奴将近一万人,大小战船数百艘,这还是海里的,陆地上还说不准有多少他们的同党呢。但这些年随着世国打压力度的加大,陆地上的水贼内应基本上都被消除了,所以现在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漂在海上的那些哥们。 谷应叹是个好官,工作负责,但可惜军事上是个白痴。搞搞后勤没问题,真要上前线那就是去送死的。柳晖有本事,打仗也不含糊,在水军中素有威望,但他也有个缺点,估计是当初做水贼时留下来的老毛病:喜欢计较。你要让他出兵,那他肯定会预先去踩踩点,确定这场仗自己能打,他才会去打,不然就是朝廷谕旨到了,他也有一万个理由不出兵。说到底,他是个看重成本的人。这种人冲锋陷阵没什么问题,但要让他去统筹大局,那大家还是早点洗了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