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世王朝在线阅读 - 后记

后记

    世皇驾崩,举国哀痛。

    慕容恩和高玉儿这对新人连洞房都没入,就换下红喜、披上白裳。喜堂也被重新布置成了灵堂,众多文武臣工痛哭祭拜,其中不乏哭晕死过去的。在他们心中,慕容皓就是他们的天,现在天塌了,他们的心也垮了。

    凉州,武威。

    唐胜刚陪着羌王祭完父母,就得到了北平发来的丧报。唐胜是武将,又是男人,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好点,但也是伤感不已。另一边的云飞瑶就差多了,听到“天子驾崩”这四个字,整个人顿时僵在那了,宛如遭了雷击一般!唐胜接过丧报,还没握稳,就被云飞瑶一把抢了过去。

    云飞瑶反复看了好几遍,确定这不是伪造的后,才颓然的放下手臂。玉玺假不了,那字里行间的大哀假不了,最主要的,是自己心里那份伤痛,假不了。

    “唐刺史,”云飞瑶拿袖子试了试眼泪,沉声对唐胜说道,“我想了下,还是不回北平了罢。”

    “额,羌王殿下,车马已经备好,您怎么又改主意了?”唐胜暗吃一惊,急忙追问道。

    “。。。不想回去了,没什么意义了,”云飞瑶摇了摇头,眼中尽是苦涩,“您帮我上书一封吧,我会回羌族替陛下戴孝守灵。另外。。。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回北平了。”

    “这。。。好吧,”唐胜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云飞瑶会做出这个决定,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尊重她的选择,“既然是羌王殿下所请,我想朝廷会尊重您的决定的。羌王殿下是我大世的好朋友,陛下。。。以前也嘱咐过我,要多照顾您和羌族。以后若有什么地方用到在下的,请您尽管开口!”

    “。。。多谢。”

    “在下先告辞了,羌王殿下。。。请注意身体。”唐胜眼神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识趣的告辞了。至于那封丧报,唐胜并没有讨回来,他相信,云飞瑶现在比自己更需要那个东西。

    “陛下啊。。。你为何不等我。。。如今你我阴阳两隔,你叫我以后该怎么办。。。”等唐胜一行人走远了,云飞瑶才颓然的跪倒在地上,不顾身后众人惊诧的目光,左手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

    国丧期间,任何事情都得靠边站,包括军国大事。但偃旗息鼓,不代表就没那个实力了。很快,几个不长眼的倒霉蛋就开始在世国的底线周边不停试探了。

    最先挑事的还是南匈奴,虽然他们被世国打怕了,不敢觊觎内土。但鲜卑的那块草原他们可一直惦记着呢。鲜卑被屠族后,原本的千里沃土就变成了无主之地,而南匈奴是最有实力吞并它的。慕容皓还活着的时候,南匈奴不敢乱动,现在听说慕容皓死了,有野心的王公贵族们顿时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开始积极的准备备战。

    慕容皓死了,但慕容恩还在。这些南匈奴的王公贵族显然小瞧了这位新皇帝。在他们心里,屠夫般的慕容皓才是英雄,而他的儿子,那个宽厚的老好人,不过是头绵羊罢了。

    但他们错了,如果他们早一点去理了解慕容皓,就会发现,他在成为皇帝前,也是个老好人。

    慕容恩现在还不是皇帝,按规矩,天子驾崩,其后一年的时间都是丧期。虽然太子可以即位登基,但服丧的这一年里,年号还是尊武二十三年。换而言之,等过了这一年大丧,慕容恩才能换下孝服,启用自己的年号。

    听到南匈奴又不老实了,慕容恩当机立断:命卫将军慕容宝率并州军三万,北入草原。名为交流学习经验、携手共创明天,实则为清理败类,阻止匈奴军东进。

    事实证明,就算慕容皓不在了,世军的战斗力也还是一等一的。南匈奴军队在世军的面前和纸糊的没什么区别,再加上他们在世国的庇护下安逸久了,没多少人愿意和这位爸爸级别的国家打仗。慕容宝入草原后,不出两个月,七战七胜,一直打到匈奴王庭附近。最后还是南匈奴王主动上门请罪,并保证南匈奴永生永世不再背叛大世,慕容宝才罢休。

    此战对周边那些蠢蠢欲动的异族无疑是当头一棒,他们这才收起先前的轻视之心,纷纷遣使来北平,重新像慕容恩纳表进贡。这些国家的使者原以为慕容恩会和他父亲一样,所以来之前都做好了被轻视,甚至于受辱的心理准备。但等他们到了北平后,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慕容恩是个很和蔼的人,这是所有使者对慕容恩的第一印象。慕容皓驾崩后,世国周边的异族以及西域的国家全都派人来参加大丧。当然了,这些人真正的目的还是摸摸世国的底,看看他还值不值得自己继续臣服。

    这要是以前,除了羌族(云飞瑶一般都是自己担任使者),其他的人连慕容皓的面都见不上。而慕容恩却不同,他就算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去一一接待各国使节。并且不论他们背后的国力大小,态度全都一视同仁。慕容恩的态度得到了所有使节的强烈好感。说句难听的,他们这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在世皇、世国眼中,还算是个人。

    如果说以前,慕容皓是用铁腕手段压着他们不得不听话,那这一次,慕容恩就是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这些国家心悦诚服。见过慕容恩后,所有人都暗暗挑起大拇哥,这是位好皇帝啊!

    真是这样吗?只有慕容恩自己知道,他并没有做什么,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受宠若惊,还是被他父亲给打压的。他也终于明白了慕容皓的良苦用心,以及他的那番话。

    你以为我想杀人吗?谁也不是天生的屠夫,但我只能这样做。我杀人,是为了你以后更好的管人。孩子,你还太小,以后你会明白的。

    是的,父亲,我现在明白了。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很快,大家就逐渐从慕容皓离去的悲痛中慢慢走了出来,并开始聚集在新的天子身边,继续为这个国家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慕容恩换下孝服,穿上了慕容皓生前的那身龙袍——这倒不是他节俭,而是他觉得,自己虽然继承了这个国家,但却不能忘了这是谁给自己的。打天下的是他父亲,他不过是吃现成的罢了。

    在梁桂等人的帮助下,慕容恩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新年号:盛和。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尊武就已经成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盛和元年。

    慕容恩继承了他父亲的许多优良习惯,比如勤政,比如虚心纳谏。当然,父亲的一些教训他也时刻谨记在心,每天下了早朝,就回去补觉。补完觉起来再处理政事。每天晚上打死也不熬夜,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过了睡觉的点儿,你也得靠边站。时间久了,虽然慕容恩的身体底子可能不如慕容皓好,但他精神状态的确要比慕容皓强上不少。

    在慕容恩的努力下,世国开始焕发出新生。许多陋习陈规、残酷刑法得以废除,国家的赋税也一降再降,并废除了原先慕容皓亲自规定的“养军税”,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拥护。养军税,顾名思义,就是你交上来养军队的税。世军将士待遇极其优厚,但这也给世国带来了极大的财政负担,每年为了养活这些士兵,国家经常入不敷出。所以慕容皓才特加了一项养军税,将军费中的一部分交给老百姓去平摊。根据每家每户的情况,例如这三家穷一点,那你们三家就一起供养一位世兵。如果这家富一点,那你一家就得养三到五名世兵。平常年月倒是没什么,一旦遇上什么饥荒,自己都吃不饱了,哪有余粮去养别人?

    所以,慕容恩义无反顾的废除了养军税,并亲自下旨,从此往后,不得再恢复此税。

    文武群臣们眼巴巴的望着慕容恩,谁也没搭茬。那意思是,这制度是你爹在的时候就定下的,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它的确给国家省了不少钱。你现在要废了,废了就废了吧,但那么多士兵你拿什么去养活他们?国家可没那个钱啊!

    慕容恩没想到这点吗?他想到了,所以,他上位后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裁兵。

    据官方统计,此时的世国全国各种军队加起来不下两百万。慕容恩和张贤合计了一下,按照现在国家的每年收入,是绝对养不起的,必须裁撤至少五十万的军队,才能解决这一困境。但说得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世军的工资是死的,就算你一年到头天天睡大觉,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底薪还是少不了你的。如此优越的养老环境,鬼才愿意走!

    但慕容恩不是一般人,他虽然是个温和的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优柔寡断。他决定的事情,除了慕容皓,没人能劝得动他。

    盛和二年,浩浩荡荡的裁兵开始了。直到盛和三年,六十三万世军被裁撤,慕容恩裁撤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真正的精锐并没有送走,而是继续留在军中。他只是想省点钱,并不想动摇大世的根本。

    有了钱,大世朝廷才能去做其他事情。盛和三年到盛和五年,慕容恩北修黄河,西建粮仓,南分河道,东兴水师。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蒸蒸日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由衷而发的笑容,慕容恩的名字,也正式被所有人接受。在此之前,大家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他是慕容皓的儿子上。

    这是属于慕容恩自己的成就,他终究没有辜负慕容皓的期望。

    。。。。。。

    大世盛和五年十一月,扬州,鬼愁岛。

    闻承泰在甲板上望着阴沉的天气,脸色几乎和天色一模一样。在他身边,柳晖正在最后一次核实着鬼愁岛的战略地图,心情一样沉重。很显然,他们虽然料到了一切,但却唯独没有料到多变的天气。

    鬼愁岛上,是倭奴海贼中势力最大的因田十三。他是世国东南沿海最凶恶、也是最狡猾的海贼,手下有一百多条战船,两千多名喽啰,半年前,闻承泰等人终于查到了他在海上的老窝,也就是这儿,鬼愁岛。

    “督师,风浪太大了,而且看这天气,等会可能还会有暴雨啊!”柳晖狠狠的锤了下地图,大声道,“如此恶劣的天气,咱们登岛难上加难!不如先撤退吧?”

    “不能退!”闻承泰坚定的摇了摇头,“因田十三就在眼前,我们好不容易才把他逼回这里,现在撤退,以后再找他就更难了!传令下去,各船依原计划行事,别去管这该死的天气!”

    “遵命!”

    柳晖的确是海战的行家,不一会儿,天空便开始飘起了小雨。一开始还只有一点,但渐渐的,雨势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了倾盆大雨!

    “将士们!”闻承泰抹了把脸,站在高处、剑指远方,“前面,就是鬼愁岛!我知道,你们参军,就是为了这一天!倭奴杀我等妻儿父母,毁我等家园,你们数年拼死训练,不就是为了这天吗?但现在,老天爷要考验我们,考验我们有没有那个胆子和决心,杀光这帮倭奴!告诉我,你们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