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丛台乱在线阅读 - 一九零 瘟疫

一九零 瘟疫

    要说赵何为什么突然发疯非要铁了心攻打燕国,这事儿得从赵国赈灾讲起。

    前一章写了天有不测风云,眼看旱灾已经成为必然,单凭赵国王室官府的力量赈灾已经远远不够了,赵何要求各个贵族势力都出钱出力积极参与。然而贵族们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觉得赵何赵悝父子天天琢磨着要他们贵族的命,到了这种赈灾的档口又想着利用贵族的钱粮食,因此十分不爽。

    同时贵族们对于赵悝的拒不配合,坚决站在赵何这边也十分愤恨,被赵悝揭穿了蓄谋颠覆国家可是重罪,赵何用这个理由着实打击了一批贵族,包括赵悝母亲的娘家,让赵国的贵族着实心惊胆寒了一段时间。

    但是贵族们的关系盘根错节,打蛇不死就会转背伤人,贵族们也喜欢捏软柿子,因此将目光转向幼小的赵悝和蔺相如,将他们视为眼中钉rou中刺。

    赵国的贵族众多,大家都有女性家族成员被送入赵国王宫生儿子,因此无论推举哪位夫人的儿子上位,都让其他的贵族感到不服,争论来争论去,有人想起了被赵何流放到赵国边陲小城的赵丹。

    要说赵何的哪个儿子最恨燕国和赵何,那一定非赵丹莫属。毕竟赵丹的人生在燕国大王横空出世前后,过的生活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曾经他是齐国公主赵国王后的儿子,虽然没有被封为太子,但距离那个位子也只是一步之遥,但被人揭穿燕国大王才是真正的齐国公主以后,他的母亲被杀,自己也被父亲抛弃,丢在边城自生自灭。

    凭着对赵何与无双的恨,赵国的贵族们决定把一个天大的馅饼就这样砸在了赵丹的头上。

    比起色迷心窍一心想着和燕国融合的赵何和根本不听贵族指挥的赵悝,还是年纪小仇恨心大又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赵丹看起来比较容易控制。

    要贵族们说,大王这个东西,成天斗鸡玩狗就得了,瞎折腾个什么劲啊。

    升斗小民本就家无余粮,就着野菜果子,第一年秋天屯的粮食大概能吃到第二年的夏收。可是这天太干了,地里种的庄稼眼瞅着就要绝收,野地里却连野菜都很难挖到了,毕竟野菜生长也是需要水的。

    贵族们趁机发了大财,几袋子粮食就能换来大片的土地,吃不上饭又失去了土地的人只能选择背井离乡,而好多贵族也把家中多余的奴隶赶出了家门让他们自生自灭,土地无法耕种,贵族们看天不好也不想养闲人,反正奴隶便宜的很,大不了等灾害过去以后再买就是了。

    这些流民身无分文,只能涌向城市等待被人雇佣或是救济,邯郸城的周围也不例外,拥挤了大量的流民。

    赵何像个救火队员,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麻烦,听说燕国人也在干旱中苦熬,但全国人民积极对抗灾难,情绪十分稳定。不想输给燕国大王的赵何十分抑郁,加大了给予赵国贵族的压力,要求他们把家里囤积的陈粮拿出来救济灾民。

    由于炎热干旱与饥饿,邯郸城外的流民已经开始易子相食,每天都有人生病或是死亡,而尸体却来不及处理,甚至被人吃掉,很快就引起了瘟疫。这些流民连水都喝不上了,更别说吃药了,因此罹患瘟疫的流民成批的死亡,这可吓坏了邯郸城里的人,连一直帮忙赈灾的赵悝也躲回了赵国的王宫。

    贵族们买通赵国王宫的侍人,把一块沾染了瘟疫的碎布塞入了赵悝的枕头,赵悝很快就被染上了瘟疫,开始高热不退。身染恶疾。医生们并不知道赵悝为何染病,只能封锁了赵何的院子加紧诊治,服侍赵悝的人又害怕被传染不太尽心,那块碎布就一直藏在赵何的枕头里,一步一步加剧着赵悝的病情,即便是一声药石齐下让赵悝有所好转,很快也会再度加重让赵国的宫廷医生们束手无策。

    赵何同样也被隔离在赵悝的宫门外分外焦急,只是着急对于赵悝的病情没有任何的用处,只能一遍一遍的重金广求名医,试图能够救回赵悝的命。

    被贵族们接到邯郸城的赵丹每天都听贵族们给他讲赵何有多么爱赵悝,又布下了什么样子的悬赏来求医,每天都会多恨赵何一点点。

    贵族们对赵丹的反应异常欣慰,就等着赵悝一命呜呼。可怜这赵悝还未成年,身子骨本就弱上一些,这病拖得一个多月没治好,身体先挺不过去了,因此也就遂了赵国贵族们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