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偶遇
就比如现在,他说书这件事,就可以反馈到已故的观云先生的身上。 知道他是观云先生的弟子之后,就没有人怀疑他的这才华,他说书的来历了。 又有人在二楼高声问道“这部书叫什么名字?” 这声高呼,把林伯山的思绪拉了回来,将这缕深厚的感情藏在心底,收拾好心绪,身上的气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来的浮躁,世俗之气渐渐消失,身上的傲气与超然慢慢升起,朗声回答道“书名为《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看来汉朝将分,三国将立,不知玄德是否得一国,最后是否得夺天下?” 林伯山状若木鸡,呆立不语。 这怎么能局透呢? 局透了之后他怎么说书? 问这句话的人看到林伯山没有回答,告罪道“是我失言了,实在是太喜欢《三国演义》,请林先生勿怪。” 林伯山摇了摇头,拱手道“今日说书已毕,告辞了。” …… 唐堡主在人群中,听着四周年轻的读书人对观云先生的评价,听着观云先生的事迹,才明白观云先生的名声有多么响亮。 也明白,师承观云先生的林伯山是不可能加入他们唐家堡,成为他们的白纸扇的。 唐堡主叹了口气对唐蜇道“林先生那里,不用再去招揽了。林先生与我们不是一路人啊。” 可惜了,这样能史的大才,其老师竟然与他们江湖人士有血海深仇。 可惜了! “林先生那里?” “原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吧!林先生羽翼已丰,名望已成。我们虽然不能为友,却也要尽量交好,且不可为敌!” 老师那里,毕竟隔了一辈,就算是为了师恩,林遥伯山也不可能与他们江湖人士搅和在一起。 另一方面,林伯山的家乡遭了匪患,其父死在土匪的刀下,山匪也算是江湖人士的,这样算起来,林伯山与直接与他们有着杀父之仇。 再加上老师,啧啧……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不过,虽然不能将林伯山拉拢过来成为白纸扇,与他们成为一路人,却不妨碍,他们交好林先生,不妨碍他们听林先生说书。 这事说起来矛盾,其实也属于正常。 道不同不相为谋,却不一定必然是仇敌。 尤其是这个世界的江湖人士,他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只能更加小心谨慎,为人处事也更显圆滑,想着与人为善,尽可能左右逢源。 …… 林伯山下台后,在掌柜的更加恭敬的神情下,拿到了分给他的四十三两文银,然后向四周的听众拱了拱后,道了声别,离开了悦来酒楼。 林伯山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布市,先来到了一间成衣铺门前,要给母亲和弟弟买身新衣服。 “我今天说书得了四十三两文银,根据今天早上的说法,以后不能再这样过度的省俭了。” “可是事情也要有一个过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望母亲不省俭,不如我先斩后奏,先买好,这样母亲就算数落我一顿,为了不浪费,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