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劝说
被称为先生的,便是皓王最近新收的幕僚,来自江南的元水先生。 定远街,某一小茶馆。 “哦?这般说来,那自称元水的先生却是个厉害角色,不光来历不明,足智多谋,出手迅速,怕是大哥那边,皓王已经起疑了?” 眉目间一片担忧之色,宋知书低声问道。 萧山略一点头,侧身探进。 “先前吴亮截杀郑成后,便匆匆把账本献给皓王。 皓王那头脑,当时就要入宫告发。 最后被这位刚入府的元水先生冒死奋力拦下,当场拆穿其中卫云的计谋,以致让皓王躲过一劫,未酿成诬告兄弟的罪名,因此入了皓王的眼,现在更是日日带在身边行走,为其出谋划策。” “确实有几分脑子。”宋知书无意道。 萧山抬眸瞥了他一眼。 “知道大哥身世的人众多,几年来去暗中查访的不计其数,就连咱们锦衣卫中,也有人专门去查过,皆一无所获;如今却能被他查到些蛛丝马迹,岂是简单的有几分脑子?” 再次垂眸盯着手里的茶水,沉声道:“那人绝对不简单,说不定——” 见他语气停顿,宋知书急忙问道。 “说不定什么?二哥,你倒是快说呀!” 深邃的黑眸中精光一闪,略显单薄的唇角划起一个冷冽的弧度。 “说不定此次瑜王一党案,便是那人的手笔。” 皓王府,文轩阁书房。 “多谢王爷厚爱,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元水先生上前一步,收敛起脸上的笑意,“王爷切莫着急,咱们能查到这点儿蛛丝马迹已是不易,若不好好加以利用,被那于二强先一步察觉,就功亏一篑了。” 皓王生于乡间,长于农妇出身的皇后身边,童年未得父亲照看,等到天下局势稳定,康华帝把他接到身边时,已经养成一副极上不得台面的小农嘴脸,胸无点墨,大字更是不识几个。 出于对发妻与这个长子的愧疚,康华帝一直记在心里,初登大宝后,便急着给嫡长子指了一门书香门第的亲事。 当然,王妃的出生、学识、相貌,皓王与皇后都很满意,这么多年来,皓王背地里有些见不得人的喜好,但在这个王妃面前却还是一本正经,给予了绝对的地位与尊重。 也因此,要皓王去动脑子想那些阴谋阳谋,策论兵法,简直比让他减去满身肥rou还要困难。 “何来功亏一篑?先生方才不是说,已经找到那证实他身份的人了?有了那证人,咱们还怕什么?” 皓王果真如是问道。 元水先生低头,眸中黑光更深,说话却是带着笑意。 “王爷,证人目前在咱们手里,若此事外露,他能不能活着到京城,就另当别论了,是以,小人才说要从长计议。” 如此解释,皓王若还不懂,那就算他白当了几年王爷了。 “嗯,先生说的是,那先生可有计策?” “王爷,此事咱们可以······”说着元水先生上前低声对着皓王的耳边一阵耳语。 少倾,就见那皓王的大圆脸上,露出诡异的jian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