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言情小说 - 重生农家小福妻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巡遇刺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巡遇刺

    万历二十年,春。

    五年过去,康华帝登基后第四个南巡正式拉开帷幕,大概是为了营造自己时日不多的假象,他此次出巡阵仗安排的很大,后宫嫔妃十余人,公主皇子十余人,光跟随的文武百官就有近百人之多,宫女太监更是不计其数。

    而作为皇帝狗腿子的锦衣卫,此时就要发挥绝对重要的作用,明里暗里安排了一两百人,上到两位同知下到新入职的校尉,不论职位高低,皆领命在身。

    跟着皇帝南巡,对锦衣卫们来说,绝对是件肥差,但作为指挥使亲信的萧山与宋知书这次却被留了下来。

    而另一边好巧不巧,于二强很荣幸的被康华帝亲点去了御前守卫。

    想他于二强竟跟着御前侍卫一起侍奉御驾,也就是说,从江南走一圈回来,很可能会升官发财,这怎么看都是祖坟冒青烟得来的好差事,众人皆艳羡不已,就连宋知书也不屑的说了几句酸话,但萧山却觉得没那么简单。

    皓王厉王跟去江南,瑜王烨王监国,而带去江南的官员大多是支持瑜王的,留守京城的却是皓王一党,康华帝这个安排,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很有深意。

    三月初七,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踊长的队伍,从承天门出,浩浩荡荡行驶缓慢,坐在中间第一辆六马雕花镶金玉马车上的康华帝,掀开窗帘对着街边围观的百姓微笑挥手,后面跟着的马车上,皇妃公主们一个个谨言慎行,丝毫不敢做出太轻浮的举动。

    站在东门城墙上,看着渐行渐远的队伍,宋知书文雅的脸上有些疑惑。

    “山哥,陛下这次南巡,带的人未免太多了些吧。”

    萧山眼眸未动,脑中回想起指挥使大人临行前对他说的话。

    “我走后,可听烨王调遣,如遇大事,不顾一切护烨王周全。”

    这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他没想到指挥使大人最后竟然选择了毫无背景,最不受宠的烨王,但转念一想,比起皓王的蠢笨,瑜王的虚伪,厉王的狠辣,出身稍差些的烨王,确实是康华帝唯一一个没有长歪,各方面都不错的儿子。

    但就出身这一条,就注定了他在夺嫡路上的艰辛。

    自前朝以来,无论是寺庙宗亲,还是文武百官,皆看重皇子的母家出身。

    康华帝以一山野乡民,九死一生历经千辛万苦方才登上皇帝宝座,登基后便立发妻马氏为后,之后虽相继选了名门闺秀,大臣之女为妃,但皇后的尊贵却是独一份的。

    在平民百姓看来,康华帝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更是一位尊妻念旧,有责任担当的好丈夫。

    登基二十余年,育有五子十女,虽算不得高产,但也不少。

    公主们好说,娇滴滴的养着,到了年纪选个才貌双全嫁出去也就罢了,皇子们就不同了,成年后相继封王建府,各有各的封地,但却都在京城住着,康华帝舍不得长子次子远离,其他的也就有样学样,赖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

    皓王作为嫡长子,自幼长于乡野,成年后方才入京,那时年岁已大,早就养成一副很是上不得台面的粗鄙模样,是以他虽占着嫡长的先天优势,却没能让康华帝直接立他为储。

    而二皇子瑜王,生母出生高贵,他本人自幼饱读诗书,明理知事,恭谦好学,礼贤下士,素有贤名,也是当下储君的热门人选。

    三皇子年幼夭折自是不提,四皇子烨王生母姿色倾城却是商贾出生,早年病逝后,烨王一直养在德妃名下,德妃无子,一直对他视如己出,烨王也算争气,行诗作文挥墨作画无不精通,但康华帝却因他生母的出身,一直未能高看他一眼,在他成年后,寻个由头把他派到济北,直到今年屡立奇功,这才被迫招他回京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