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哭穷
不过一个聪明人,未虑胜先虑败,这是本能了。所以刘伯温有的是转移自身失误的办法。 “陛下,这么说十三皇子确实是有本事的了。” 当爹的都是希望儿子有本事的,朱元璋也是。刘伯温早了解了朱元璋的心态,所以他这么一说,朱元璋果然忘了追究刘伯温瞎出主意,害他没了三十万贯的失误。 “小十三的本事……”听到刘伯温的话,朱元璋自语道,“这小子在我眼皮底下长大,竟然没人知道他学了一身的本事。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也许只是在自言自语,然而锦衣卫指挥使蒋献却是吓出了一头的冷汗。 朱桂不是其他皇子,这是位敢坐龙椅的主。蒋献也一直派人监视他,甚至蒋献敢保证朱桂没有师父。至少他的任期内没有。 至于上一任指挥使,那人搅和进了胡案,他的一切都已封存。有没有什么教导十三皇子,哪怕他是现任的指挥使,也没有权力查看。 “陛下,这事儿,王妃知不知道?”刘伯温给朱元璋出主意道。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是好长时间没有见惠妃了。” 朱元璋立即摆驾去了郭惠妃宫,而刘伯温想了想,去找马皇后了。 这也是刘伯温聪明的地方。 地下的事,他需要继续跟进,到底是哪儿出的问题。 但是正因为出了问题,刘伯温才不愿意找朱元璋。没办法,这是个暴虐的皇帝。如果不想死,最好不要表现的太无能。而女人不一样,她们很感性,很少会处决人。 夫人路线,永远是解决一些问题的不二法门。 朱元璋去见郭惠妃,其实也是一种夫人路线。 当郭惠妃叫来了朱桂,朱桂便明白了。 “母妃,这是父皇非要跟我下棋给的彩头。”朱桂说。 无耻!老子什么时候非要给你彩头。 郭惠妃叫来朱桂,朱元璋没走,他躲在了屏风后。他不想听事后报告,等不了了,所以他偷听。可是朱桂一开口,差点儿没气死他。 他下棋是想给彩头的吗? 他是朱元璋,不仅对手下扣,对儿子也没大方多少。 一个皇帝,一年只给儿子四千多两,怎么看,也称不上大方。也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们有差事在身,不管是打仗,还是治理地方,总有一份体面。 而到了永乐朝,连这份体面都没有,也就只剩下生孩子了。 至于清编明史,拿老朱儿子们的俸禄说事,不过是为了我大青果的皇粮庄稼造势罢了。即:老百姓养八旗是应该的。 事实上,朱元璋的扣巴是一视同仁的。他根本不会,也不可能一口气给朱桂三十万两。就算是太子,如果不是为了太子的体面,朱元璋也不会给他钱。 就是这样,父子俩为了钱,为了税收也没少争吵。 当然,他们争吵的时候,无一不有着正大光明的理由。 太子要钱是为了治理国家。老朱不给钱是留着打仗。说的大一点儿,这就是“马放南山”与“忘战必危”的两种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