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故意的
“没了,没了,真的没了!” 黄子澄自问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做个“正人君子”了,哪怕明明知道对方是王爷,他也怼了,但是他反而错了。 受了那么大的苦,差点儿连命都赔上,却因为一句话,而重为“凡人”。这样的打击真的是太大了。 黄子澄已经生无可恋。 “老十三,你看你是不是可是原谅他,恢复他的浩然正气。” 看到黄子澄一下子便废了,朱标忍不住向朱桂求情。这是儿子的人,也是自己的人。当老大的,自然是希望保一下的。 在这件事上,讲的并不是“情”,而是“利益”。 大明阴廷正缺人。朱标并不想放弃黄子澄。 当然,如果人人都有浩然正气,朱标不一定会开这个口。 所以,这事不是人情,是利益。 “大哥。我可没有怪他,但是恢复什么浩然正气,可不容易。也不是臣弟说恢复就可以恢复的。”朱桂为难道。 “我知道,你可不可以再给一枚丹?”朱标建议道。 他知道炼丹从来都不容易,历史上多少君王都求之不得,但他还是开口了。 “大哥,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什么药,吃的多了,都会死人的。你忘了他第一次服药之后,可是躺了好几天。” 这事朱桂得解释清楚。要是黄子澄吃药吃死了,可不能怪他。 是的。朱桂本身是愿意帮这个忙的。 吃药就得了一个能力,这本身便很有研究的价值。 现在他失去了能力,如果再来一丸,能力不管是不是恢复,都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 能恢复,可以研究为什么?以及他是个例,还是普适性。 如果恢复不了,同样可以研究一下是否是个例。 总之,研究透了黄子澄。今后将决定朱桂拥有的是批量制造修士的能力,还是制造超凡药的能力。 药效在,有能力。药效没了,能力是否还在。都很有价值的。 为了收获这价值,不要说再来一丸了,就是十丸八丸,朱桂也舍得。 至于他与黄子澄的矛盾。面对一个主动配合做小白鼠的,越是“敌人”越好吧! “殿下,臣不怕。” 见朱标帮自己说情,黄子澄立即振奋起来。 有力量的感觉。有过一次,便不会有人在愿意放弃。 黄子澄都不怕死了,朱标看向朱桂。 这事儿本就是你情我愿,半推半就的。不过朱桂并不介意为自己捞点儿好处。 只见他取出一个瓷瓶,交与黄子澄道:“中国人教人向善,讲“善有善报”。教育人要感恩,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方面的经典例子莫过于“衔环结草”的典故。 那故事是怎么说的?对了。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把那个小妾给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父亲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 后来,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抵抗。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把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