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星君传奇在线阅读 - 第九回 尉迟恭箭射高俅

第九回 尉迟恭箭射高俅

    第九回尉迟恭箭射高俅

    方腊被五花大绑的按在地上,眼神中充满了遗憾与绝望。

    看着一旁方杰的尸首,还有满地的南军尸首。

    方腊心中痛如刀绞,情绪开始失控了起来。

    虽是被捆缚的紧,但方腊还是一阵死命挣扎。

    左右士卒几乎按压不住,忽然上前一小卒到了方腊正面。

    但见那小卒猛用一力,将方腊顿时给牢牢控制住了。

    那小卒大喝道:“贼子,此时还敢嚣张吗?!”

    这小卒,正是方才将方腊生擒之人。

    方腊被那小卒按的再也无力动弹,那小卒方才松手。

    但见方腊苦着脸对那小卒道:“你姓甚名谁,我想死个明白。”

    小卒同方腊扬面道:“我姓韩,双名世忠。”

    方腊苦笑一声道:“好一个韩世忠,我记住你了!”

    韩世忠大怒道:“哪个教你记住?像你这等反贼,就该千刀万剐!”

    这段话被韩世忠说的铿锵有力,给人十分震撼的感觉。

    旁边忽有人拍掌道:“好一番言辞,不愧国之壮士!”

    众兵将一看乃是童贯近前,赶忙施礼起来。

    童贯摆手笑道:“诸君免礼,我等现在都是大宋的荡寇功臣也。江南巨寇的覆灭,都是我等的功劳也!”

    众兵将听童贯此话,纷纷喜悦不已。

    童贯又转头与韩世忠道:“韩世忠,今日你是首功。一举擒获江南渠魁,真乃国之石柱!”

    韩世忠忙道:“童大人过赞了,皆是您领兵有方也。”

    童贯便开始细细打量起韩世忠,他要好好看看这个壮士。

    但见韩世忠仪表堂堂,身高八尺余。

    英雄气概真可谓十足,童贯也感觉到十分满意。

    童贯满面堆笑的与韩世忠道:“你现在于军中,任何职务?

    韩世忠道:“回童大人,末将为王禀将军麾下一步卒也!”

    童贯脑筋一转,拍着韩世忠肩膀道:“你即刻升为振武将军,为我童贯中军护卫主将。”

    韩世忠大喜道:“谢童大人!”

    却见方腊在旁仍看着南军众多尸首,一时大悲道:“都是我方腊无能也!”

    童贯听此言,走至方腊面前与之冷笑道:“方腊你已打的不错了,就凭你城内的这些人马。竟能抗住我十二万大军猛攻数日,很不易了!”

    这段语气有些郑重,却也不乏对方腊的调侃。

    方腊听童贯这话,不免一阵苦笑道:“倒也谢你童大人夸奖,我方腊甚是受用。但有一事,方腊还想知道。”

    童贯饶有兴致的方腊道:“但说无妨!”

    方腊淡淡道:“自腊月以来,张叔夜一军便一直在乌龙岭与我南国兵将胶着。即便是到了此时,他张叔夜也没有到我清溪城下。你这十多万大军到底是从何而来,是怎样越过我南国最后一道屏障。将我国都团团包围,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一段话是方腊的真心话,他确实想搞清楚。

    面前的这位童大人,到底是如何跃过乌龙岭杀到清溪城的。

    方腊的想法倒也简单,他只是想死个明白。

    他这位叱咤一时的江南之主,不想做个糊涂鬼。

    童贯哈哈大笑的回应方腊道:“我童贯乃是得天将相助,出奇兵擒你也!”

    这回答很是简单,却也很是真实。

    这童贯的确是得了白客新和杜云歌两位天庭神将相助,不然也不会到了这清溪城下。

    不到清溪城下,自然也不会拿下方腊。

    但方腊对于童贯这个回答却只是冷笑,他实在无法相信。

    主要是他不敢相信童贯这等阉人,居然会得到神将的庇佑。

    但也不由方腊不信,天意就是如此。

    忽见童贯猛然向前,一个巴掌将方腊打翻在地道:“不由你这反贼信与不信,我童贯就是得了南征首功也!”

    方腊被童贯打的愤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童贯坏笑一声,笑的很邪魅。

    笑完便将腰间佩剑拔出,指着清溪城道:“众家兵将,随本大人一同杀入清溪城内。将这伙江南妖孽,斩草除根也!”

    说罢翻身上马,率向冲向清溪城。

    众军随后也是欢呼雀跃,押着方腊便杀入清溪城内。

    方才方腊与方杰所率人马,乃是清溪城中全部能战之军。

    所剩余之兵,不过百余伤兵也。

    都在城内皇宫调养,哪里还有战力可言?

    此时的清溪城,与空城相差无几。

    童贯率领大军长驱直入,直到了南国皇宫。

    此时的皇宫内,百余伤兵竟还想抵抗。

    一时间,全数聚在宫门之外纷纷道:“愿以死报国也!”

    还别说,这些江南小卒还真是足够忠诚。

    但在童贯看来,这真是愚蠢到不能再愚蠢的行为。

    童贯令王禀,赵谭,毕胜,酆美率部冲杀,可想这伙伤兵如何是这些虎狼的对手?

    顷刻间,百余伤兵皆作南柯一梦也。

    官军随即突入宫门,进入宫内。

    此时皇宫之内,仅剩下一伙手无缚鸡之力的皇亲国戚。

    还有许许多多,可怜又无助的宦官宫女。

    童贯接着下令道:“统统杀绝,一个不留!”

    于是整个南国皇宫喊杀声,哭喊声混作一片。

    众军士追逐着这些手无寸铁之人,肆意杀戮。

    可谓是刀刀见杀,鲜血四溅。

    更有甚者,将女眷按在地上便行玷污之事。

    玷污作罢,也是一刀杀之。

    同时众军也不忘将宫内金银宝器,物资辎重尽行掳走。

    可怜南国皇宫众人未曾走脱一个,俱死在兵刃之下。

    待将所掳物品尽数移到宫外,童贯又下令放火烧宫。

    随后,熊熊烈火便在南国皇宫之中燃起。

    三十六宫与七十二宛,皆作飞灰也。

    童贯特意安排将方腊,押到近前观看。

    方腊看到如此一般光景,却是毫无表情。

    童贯见方腊如此麻木,不禁问着方腊道:“你作何感想?”

    方腊仍是面无表情,回应童贯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此乃是天命所归也,我无力改变。”

    这一番话,又引得童贯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方腊你这话说的好。本枢密能擒你,也是天意命所归也!”

    童贯这番话也没错,他能率军擒获方腊的确是天命所归。

    如果没有天意的帮助,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童贯又转头与众兵将道:“今日正好是腊月三十,我等全军便在这伪国都同新年!”

    背后众军听童贯言过年之事,一同欢呼雀跃。

    待皇宫焚尽,童贯令出榜安民并将方腊牢牢看押。

    又命讯兵前往乌龙岭报之张叔夜会合之事,其实主要为了炫耀自家功绩。

    讯兵马不停蹄,很快便到了乌龙岭将此事报知了张叔夜所部。

    这童贯攻破清溪城,生擒方腊的消息一下就在乌龙岭上张叔夜所部传开。

    可怜张叔夜还在昏睡之中,却不知这样一个霹雳般的消息。

    如果这张叔夜此时醒来,定会被气的再晕过去。。。。。。

    邓宗弼见消息已然传开,只得先教张伯奋和张仲熊照看张叔夜。

    自家则召集众将商议,这也不得不商议之事。

    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金成英,杨腾蛟汇聚于中军帐内,个个默然不言。

    邓宗弼见众将不言,只得先自开言道:“众位将军,就是这样一事。童枢密率部奇兵围了方腊老巢清溪城,已将城池打破。方腊,已经就擒也。”

    这番话被邓宗弼说的有气无力,但对于张叔夜所部众将杀伤力却是甚大。

    这是一个他们到死,都无法接受的事实。

    童贯这个老狗头,居然如此轻易的便将南征之首功给抢到了。

    这也意味着,张叔夜他们这次南征几乎就成了徒劳。

    甚至可以说,是给童贯作了一套华美的嫁衣。

    众将的面色,一时间都甚是难看。

    辛从忠道:“真不晓得,这童贯莫非是从天而降?”

    张应雷道:“是也,我等昨日才拿下乌龙岭,他今日就破了清溪城。这乌龙岭乃是方腊最后一道屏障,他等是如何跃过的?”

    陶震霆道:“想来有奇术,方才有了这般奇兵。”

    金成英叹道:“如此这首功,便是他童枢密的了。”

    杨腾蛟听到金成英这句,随即暴怒起来大喝道:“我把他个童贯老儿,我等辛苦数月于江南血战。岂能被他轻易抢功,我等何不引军出击清溪城抢回方腊?!”

    这杨腾蛟正是心直口快之人,言语毫无遮拦。

    但这番话,确实也说出了众将心声。

    他们现在真的想这样做,去和童贯好好的大干一场。

    但是现实,却绝不允许他们那样做。

    这童贯本就与雷部众人向来不睦,这不正好是中其下怀吗?

    邓宗弼断喝道:“杨将军休得放肆,我等与童枢密皆是大宋臣子岂可自相残杀?杨将军这般言语,岂不是授人以柄?”

    杨腾蛟听邓宗弼之言方才作罢,恨恨的坐下。

    邓宗弼又是长叹一声,起身道:“就如此吧,我等也只有吃这哑巴亏了。现在童枢密才是南征的最大功臣,待正午过后我等引兵便往清溪城与之会合吧。”

    金成英道:“那石宝一伙贼军还未擒杀,该是如何?”

    邓宗弼苦笑道:“方腊这条大鱼都落网了,他等这伙小虾蟹谁还顾得上?”

    金成英听邓宗弼此言,也只能叹息一声。

    午后,众将在整顿兵马之时张叔夜却悠悠醒转过来。

    众将纷纷将其围拢,将童贯破清溪擒方腊之事尽数与之说了。

    此时的张叔夜依旧是虚弱无比,背上锤伤还在发痛。

    但是这件事,众将又不得不告知张叔夜。

    就算张叔夜无法接受,众将也得说。

    张叔夜听罢,却表现的很平静。

    绝对没有杨腾蛟的那班激烈的反应,或者说表面看不出来。

    张叔夜沉吟了许久,才苦笑道:“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此乃天意也。不论谁擒方腊,都是我朝廷荣耀也。”

    众将听张叔夜如此说,倒也略略释怀。

    其实张叔夜听到这个消息,比其麾下任何一将都要悲痛。

    南征辛苦一场,折损数万军士先不提。

    这张叔夜此次南征,有一个重要目标。

    那就是与梁山私通多年的童贯,这就是重要目标。

    本来张叔夜想着凭着这番南征的功绩,向皇帝趁势进言。

    就此一举将童贯除掉,将其成为第二个蔡京。

    怎奈此时竟被他莫名得了首功,失去功劳不提。

    他却还如何能向皇帝言,除童贯之事?

    这童贯不寻自家麻烦,便是谢天谢地了。

    如此一来,除掉童贯的计划便彻底落空。

    想到此处张叔夜心中的痛,比他背上的锤伤更要痛上数倍。

    但他也只能是强颜欢笑与众将,他深知如果他方寸一乱。

    还不知他麾下众雷将,要生出什么事情来。

    杨腾蛟那个家伙,兴许真的敢杀向清溪城。。。。。。

    这样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所以张叔夜只能硬撑。

    张叔夜等整顿军马已毕,便往清溪城与童贯会和。

    此时张叔夜所部人马,仅剩六万余众。

    多是在乌龙岭鏖战之中所消耗的,即便这样还是跑了石宝一支人马。

    张叔夜背后伤处仍在剧痛,只得乘软轿前行。

    邓宗弼,辛从忠为前部。

    张叔夜居中军,张伯奋,张仲熊,金成英,杨腾蛟守护中军。

    张应雷,陶震霆为后合。

    整支军马因童贯抢了首功而士气低落,行军速度甚慢。

    直至夜色降临,方才到了清溪城。

    但见城门紧紧闭着,仅有几个偏将在前迎候。

    邓宗弼,辛从忠见此十分不快。

    二将开言道:“几位将军,烦劳下令开门。我等乃是张公所部军马,受童枢密将令于清溪城与与之会合。”

    却见内中一偏将上前道:“童枢密有令,令张公所部人马皆在城外扎营,以防南贼残部偷袭!”

    言罢将手一招,城头上忽现出无数弓弩手来。

    对着的正是邓宗弼和辛从忠之人马,这些便是童贯安排也。

    这些安排,就是童贯为了给张叔夜一个下马威。

    邓宗弼和辛从忠见此,不禁面面相觑起来。

    只得差人飞马入中军,报之张叔夜。

    张叔夜在轿子内听此消息,不禁苦笑道:“不想童贯在此便开始寻我麻烦也!”

    众兵将皆是压了一肚子的气,却也无从撒放。

    六万余人马无一人进城,皆在城外扎营。

    今日正是宣和二年腊月三十,除夕佳节。

    童贯所部在清溪城内休整,欢欢喜喜的过起大年来。

    美酒佳肴,鞭炮除岁,好不快乐!

    而张叔夜的队伍,则在城外冷冷清清的守着营寨。

    整个军营内死气沉沉,毫无新春喜悦。

    这是张叔夜过的最凄冷的一个新年,也是最郁闷的。

    待到宣和三年正月初五,童贯这才同张叔夜一军合兵一处。

    两军共在一处,押解方腊往京城回师。

    于路童贯看着张叔夜身裹纱布,不禁在心中幸灾乐祸。

    却仍装作一脸忧虑问道:“叔夜兄,这是怎了?”

    张叔夜见童贯这等表情,不禁心中冷笑。

    但口中却道:“无妨,不过被一只蚊子抢先咬了口罢了。”

    这话正是暗讽童贯抢功也,这童贯如何听不出张叔夜弦外之音?

    童贯冷笑道:“那叔夜兄可要小心,莫总教蚊子抢了先。也许咬你的并非蚊子,而是翱空苍鹰是也!”

    张叔夜朗声回应道:“是蚊是鹰,我心里有数!”

    童贯冷笑连连,也不再言。

    到了京师正好是宣和三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时。

    宋徽宗见童贯擒了方腊,更是喜出望外当即于朝堂之上论功行赏。

    徽宗与童贯君臣刚刚会面,立刻便封其为广阳郡王。

    就这样,童贯成为了历史上唯一封王的宦官。

    童贯此时的风头到了极致,哪还有张叔夜扳倒他的份儿?

    韩世忠擒方腊有功,封为荡寇将军加万户候。

    童贯之四大部将王禀,赵谭,毕胜,酆美,也得封重赏。

    而后韩世忠于抗金战中屡立战功,位列中兴四将。

    可以说童贯此次出奇兵抢功,不仅保住了自家性命。

    还为大宋江山,提拔出了一位护国名将。

    而张叔夜作为南征主帅,仅仅封了候爵。

    张伯奋等众将仅仅受了些赏赐,官爵丝毫没有。

    可怜张叔夜一伙雷将血战江南,到头来几乎成了徒劳。

    方腊的结局自不必说了,庭讯后被判处凌迟之刑。

    随后就是押赴市曹,剐了三日而死。

    但至死,方腊却无一声叫苦。

    待散朝后,张叔夜扶着后背创痛同两个儿子走在回府的路上。

    张府之上,盖天锡和贺太平已等候多时。

    正想与张叔夜报知山东荡寇军情,此时星君与雷部之战,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

    且将话转回宣和二年十一月十五,乾坤关梁山军与郓城官军战事。

    距梁山军攻破黑犀河已有数日的光景,期间梁山军与官军都未有动作。

    双方一直保持着僵持状态,哪方都没有朝对方发起进攻。

    就目前两边的状态来看,官军要惨的很多。

    起初云陈徐三部会师郓城,尚有近十二万兵马。

    后与梁山军交手官军输多胜少,已减员至近九万人马。

    这也正是官军数日未出击的原因,不仅是人数问题。

    主要是士气,实在是太低落了。

    尤其是刘广父女,刘家兄弟死后便失魂丧魄一般。

    相比之下,乾坤关梁山军一处。

    则是胜多输少,十万人马有增无减。

    梁山未出击的原因则是另有玄机也,尽在乾坤关军师徐绩掌握之中。

    十一月十四日深夜,战事有了微妙的变化。

    郓城夜空之上,忽地降临下一道青色光束。

    这光束化作一人,直往陈希真房间而去。

    但听得一声巴掌响动,一番言语道:“你这般拖沓,何时才能将梁山一百八贼尽数擒杀?”

    又过了一时,那青色光束便望天空飞回。

    不错,陈希真正是因为此人方才有了这般决定。

    先前陈希真因自家失策,丢失黑犀河而一蹶不振。

    却因此人一番语言,将陈希真激起。

    此人便是陈希真师父是也,至于其底细此时还不宜揭露。

    陈希真次日便与云天彪,徐槐商议,准备带走其部将回大名府补充兵力。

    打算再带起数万人马,起码在人数上碾压乾坤关一筹。

    云天彪和徐槐听此,也觉得有理。

    这几仗兵力损耗巨大,的确应该补充一下。

    而陈希真部将之中,刘麒和刘麟已然阵亡。

    刘广不愿再相随陈希真,就留在了云天彪部下。

    其所部的数万军就尽数留在了郓城,补充到了云天彪部中。

    这也算是,陈希真对黑犀河一战自家失策的补偿。

    所以只有祝永清,陈丽卿,苟桓,祝万年,栾廷玉,栾廷芳,真祥麟,范成龙,娄熊相随陈希真返回大名府。

    就这样,陈希真率着其部将趁着茫茫夜色离开了郓城。

    云天彪和徐槐等再城头之上望着陈希真等离开的背影,心中不住的感叹。

    感叹的是,对于星君与雷部之争的茫然。

    按天意来说这陈希真等一离开郓城,就再也没机会返回了。。。。。。

    就在陈希真等离开郓城后的第二天,宣和二年十一月十六的清晨。

    忽然有一名讯兵,到来了郓城。

    这讯兵,乃是从山东首府济州而来。

    他带来的消息,使云天彪和徐槐等众将几乎崩溃。

    这消息就是,前番所擒的梁山俘虏尽数为梁山军救走。

    云天彪惊道:“怎会如此?!”

    那讯兵道:“都是高太尉的安排!”

    云天彪道:“哪个高太尉?”

    讯兵道:“就是高俅太尉嘛!”

    云天彪又惊又怒道:“他怎会到了济州?!”

    这问题我想不仅仅是云天彪要问,大家也同样要问。

    这高俅不是在京师任殿帅府太尉吗,如何到了济州?

    原来这高俅自前番梁山未得神将相助之时,被雷部围困紧急期间便开始想自家之事。

    所谓自家之事,便是与雷部纠葛。

    高俅深知,雷部对朝廷内的几个佞臣都是必除无疑的态度。

    尤其是自家,迫害过雷部之中的陈希真父女。